《南京保卫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南京保卫战》编审组编)扫描版[PDF]

王朝资源·作者佚名  2010-02-23
 说明  因可能的版权问题本站不提供该资源的存贮、播放、下载或推送,本文仅为内容简介。

中文名: 南京保卫战

作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南京保卫战》编审组编

图书分类: 人文社科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书号: 9787503400018

发行时间: 1987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内容介绍:

芦沟桥事变后,蒋介石面对日本方面在上海的不断挑衅,深感位于上海的日本驻军是对于整个东南沿海省份的巨大威胁,为了确保民国政府重要的财税来源和工业基地,决定在上海进行防御作战准备。1937年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开始进攻上海,民国政府随即应战,随后因战局僵持,中日双方均调集大量军队投入这一战场。民国政府前后共计投入70万部队。日本方面亦前后增援30万兵员左右,日军的杭州湾登陆表示战场主动权彻底易手,日本最终取得淞沪会战全面优势。国民革命军在面临前后夹攻因此下令全线撤退,1937年11月9日,上海全部失陷。此时,国民政府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餘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12月1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开始。

1937年11月,国民革命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千米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12月1 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开始。唐生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指挥15万国军抵抗作战。国民党当局在战役组织指挥上出现了重大错误。战前未作周密部署,最后决定突围时又未拟定周密的撤退计划,更没有经过参谋作业,致使守军在突围中,自相践踏,争相夺路,损失特别惨重,国军的抵抗就此瓦解。 12月13日,南京沦陷,不足五万人的日军入城,由此开始了连续八个多月对三十多万战俘平民震惊世界的大屠杀。

作者介绍:

内容截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