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家常读书·文学系】米兰·昆德拉 身份
资源格式: MP3
版本: 小闲朗读版
发行时间: 2010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书名:身份
朗读者:小闲
作者:米兰·昆德拉
译者:董强
书名编号:JCDS L22
版本:VX/VN
发行时间:2010
语言:普通话
------------------------------
版本介绍
家常读书制作的有声书分为两个版本:
标准版(S版 VS):128K 44.1HZ 立体声;主要用于EMULE下载(VC发布资源均为标准版)
网络版(N版 VN):48K 22.05HZ 单声道;论坛直接下载和录制期间连载(www.jiachangdushu.com)
-------------------------------
雨中狐狸
QQ: 947354694 (雨中狐狸)
email: yuzhonghuli@gmail.com
【家常读书论坛】:讨论经典,体悟知识,交流声音
http://www.jiachangdushu.com
QQ群:【由于加入的朋友较多,请最多选择两个加入】
家常读书交流讨论群一览
哲学区II:3387527; 历史区:94354385; 文学区II:96799073; 朗读区:43784735; 诗词区:102384808
找意义: 56405296(为盲童读书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点亮黑暗: 17627211(点亮黑暗计划有声杂志编辑部群,希望有美工,音频编辑,文字编辑,软件制作等能力又热心公益的朋友参加。加入时请说明自己的特长。)
博客和讨论组
家常读书博客及讨论小组地址一览
【我们招集家常读书的朗读者;我们期待推荐书目的聆听者;我们盼望爱好书籍的的讨论者;我们欢迎督促提高的批评者……】
介绍
[attachimg]485[/attachimg]
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是捷克裔法国作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1975年移居法国并于1981年加入法国国籍。
和许多其他捷克艺术家和作家一样(如瓦茨拉夫·哈维尔),昆德拉早年参加了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以乐观的改革精神开始,却最终被苏联军队镇压。
由于昆德拉对苏联入侵行径的批评,在布拉格被苏军占领后不久他就被列入黑名单。他的作品也全部被禁。1975年,昆德拉流亡法国。1979年他在法国完成了《笑忘录》,讲述在苏联人占领之下的普通捷克人的生活。这部小说同时包含了几篇并不关联的故事,并夹杂了很多作家自己的思索,奠定了昆德拉流亡时期作品的基调。
1984年,昆德拉发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是他一生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小说以编年史的风格描述捷克人在“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期间及被苏军占领时期适应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种种困境。1988年,美国导演菲利浦·考夫曼将其改编成电影,并取得巨大成功。
1990年,昆德拉发表《不朽》。这是他的第一部用法语写成的作品。小说具有强烈的国际化因素,其政治性较早先的作品减少了很多,却又加入了很多哲学上的思考。《不朽》奠定了昆德拉晚期作品的基调。
昆德拉一直坚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说家,而非一个政治作家或流亡作家。从《笑忘录》开始,昆德拉小说的政治性因素就在一直减少,直至消失。昆德拉总是在广阔的哲学语境中思考政治问题。
昆德拉曾获得六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却终究没能获此殊荣。
主要作品
小说:
* 《玩笑》 (1967年)
* 《好笑的爱》 (短篇小说集,1968年)
* 《生活在别处》 (1969年)
* 《告别圆舞曲》 (1976年)
* 《笑忘录》(又译《笑忘书) (1979年)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1984年)
* 《不朽》(1990年)
* 《慢》(1995年)
* 《身份》(1996年)
* 《无知》(2000年)
文学评论:
* 《小说的艺术》 (1986年)
* 《被背叛的遗嘱》 (1992年)
* 《帷幕》(2005年)
戏剧:
* 《雅克和他的主人》 (1981年
[attachimg]484[/attachimg]
身份
《身份》讲的是十六七岁的时候,她特别喜欢一个隐喻;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听来的,还是从哪里读到的?没有关系。她想成为一种玫瑰香,一种四处扩散的香味,四处去征服。她希望就这样穿透所有男人,并通过男人,去拥抱整个世界。玫瑰四处扩散的香味:那是对艳遇的隐喻。这个隐喻在她即将成人之际开放,就像是对温柔地与男人混杂相处的浪漫许诺,对穿越所有男人之旅的邀请。可是,她天生又并非是一个常换情人的女人,这个朦胧的、抒情的梦,很快就在宁静而幸福的婚姻中沉睡过去。
朗读者的话
今天,上海下起了雪.小小的雪粒砸在脸颊、鼻尖,竟然引来一阵阵刺痛。我撑起淡紫色的阳伞,伞上顿时发出一片喧嚣声。
冰冷中,我感到体内向外涌出一阵最原始的潮热。
大家可以听到,在身份的最后,我的语速变得越来越快,这是因为我在赶时间,第二天我就要出发去上海。我不会带上这本书,于是我花了5个小时读完了剩下的100页。非常对不起大家。
之所以选择身份,而不是米兰·昆德拉其它在国内更著名的作品,比如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有原因的。一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一本不适合在这样一个让我焦虑的寒假中读的太过厚重的书。也许有的人会认为它是一个男人生活的写照,然而,每每想起这本书,我总是觉得我变成了特雷莎、变成了画家萨宾娜,这让我万分的痛苦,然后我又无法摆脱这既成事实的命运。而托马斯的背影,也成为我心底最隐秘的泪水。
第二个原因是,这个寒假,我正经历着人生最重要的身份转折点。我竭力想摆脱这学生的身份,甚至连学校的工作都不肯找。我急于想知道社会是什么样子的,社会却一次次让我失望。我到底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却都不知道。阅读身份的过程中,我每夜都做很多很悠长很沉重的梦,我时常在黑夜中惊醒,在那黑的凝重的夜中大哭,最后黑色将泪水和哭声都包裹起来,将之沉入记忆最深的悬崖里。
我以为我在《身份》中可以找到一个对身份的解释,然而在书的最后,我只是被作者陷入另外一个梦境中。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却唐突的结束的梦。
家常在这个寒假对我来说是真实的,我也许因此而投入了太多,忘记了还有自己的日子要过。不管有多么艰难、痛苦甚至充斥泪水,我都应该好好的把这份阴郁晒干,好好生活,继续向前走,才是生活的真谛。
还是要向sr道歉的,这个认真的孩子有的时候认真的让人好笑,但更多时候让我敬佩。他的认真是我人生中最缺少的。狐狸大人,我想他应该总会摔倒,因为他真的很狡猾很狡猾。我更要感谢小人,他就像我的小人爸爸一样,总是唠唠叨叨嘱咐各种事情。即使他现在很忙,要准备考试,还不忘了把我托付给琉璃。因为我也要感谢琉璃,真的教会了我许多事情,让我思考开始变得成熟。我相信琉璃会成为一个很棒很伟大的女性。最后还有小墙,昨天在火车上,我终于有机会认真地听一遍《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小墙的朗读让我惊艳!故事情节被他完美无瑕的演绎成一部脑中电影。我第一次在火车上没有睡着。我想,我自己有什么好骄傲的?!
雪越下越大,从图书馆回来的路上,我抱着厚厚的一摞书,把他们紧紧的抱在怀里,用一块大大的围巾把自己和书一起包起来。
天很冷,暗红色的血液不断从我体内潺潺流出,带着最原始最深处的温暖。在我的周身弥漫。
2010年3月9日与上海同济彰武校区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