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校注(上中下)》([清]顾炎武)影印版[DJVU]

王朝资源·作者佚名  2010-03-13
 说明  因可能的版权问题本站不提供该资源的存贮、播放、下载或推送,本文仅为内容简介。

中文名: 日知录校注(上中下)

作者: [清]顾炎武

译者: 陈垣校注

图书分类: 人文社科

资源格式: DJVU

版本: 影印版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书号: 7810527886

发行时间: 2007年08月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内容简介:

日知绿是顾炎武一生学问和思想的结晶,自言「平生之志舆业皆在其中」。

上世纪三十年代前期,是援庵先生学术、教学与思想进一步深化的时期。

在学术上,他对宗教史、元史以及历史文献学的几个分支史讳学、校勘学、年代学的研究.这时都已取得了重要的成就,酝酿着新的研究课题。

序言

陈垣《援庵》先生作日知录校注,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直至五十年代后期还在修改补充,历时二十余年,是他未刊著作中用时最长、用力最多的一部。

颅炎武《亭林》是援庵先生崇敬的学者之一。他第一篇正式的史毕论文元也里可温教考就曾引用顾炎武的山东考古录。二十年代他在北京的一些高等学校讲授「中国年代学」时,以日知绿中古人不以甲子名岁等十条作为教材之一,印发给学生。四十年代,他的里程碑式的著作通炉胡注表微,首章本朝篇更是直接受到顾炎武的启发。

日知绿是顾炎武一生学问和思想的结晶,自言「平生之志舆业皆在其中」。

上世纪三十年代前期,是援庵先生学术、教学与思想进一步深化的时期。

在学术上,他对宗教史、元史以及历史文献学的几个分支史讳学、校勘学、年代学的研究.这时都已取得了重要的成就,酝酿着新的研究课题。

文摘

自周南至豳,统谓之「国风」,此先儒之误,程泰之辨之详矣。豳诗不属于「国风」。周世之国无豳,此非大师所采。周公迫王业之始,作为七月之诗,兼雅颂之声,而用之祈报之事。周檀钥章,逆暑迎寒,则饮豳诗,祈年于田祖,则饮豳雅,祭蜡则饮豳顼。雪山王氏曰:此一诗而三用也信二谓隋瘴之豳诗,以鼓,蕴,琴,瑟四器之声合钥也。笙师故竽、笙、塌、钥、萧、魇、箩、臂、春、牍、唐、雅凡十二器。以雅器之舞合钥也。眼嚎播鼗、击颂盘、笙盘,凡四器三以颂器之声合钥也。凡骂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敷度,以十有二声属之齐量,凡和乐亦如之。此用七月一诗,特其以器和声,有不同莆,鸥鸦以下,或周公之作,或为周公而作,则皆附于豳焉。虽不以合乐,然与二南同为有周盛时之诗,非东周以后列国之风也,故他无可附。

内容截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