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堂论金瓶梅》(田晓菲)扫描版[PDF]

王朝资源·作者佚名  2010-04-10
 说明  因可能的版权问题本站不提供该资源的存贮、播放、下载或推送,本文仅为内容简介。

中文名: 秋水堂论金瓶梅

作者: 田晓菲

图书分类: 文学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书号: 9787201040578

发行时间: 2005年1月1日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内容简介:

秋水(作者田晓菲的笔名为宇文秋水,编者注)的论《金瓶梅》,要我们读者看到绣像本的慈悲。与其说这是一种属于道德教诲的慈悲,毋宁说这是一种属于文学的慈悲。即使是那些最堕落的角色,也被赋予了一种诗意的人情;没有一个角色具备非人的完美,给我们提供绝对判断的标准。我们还是会对书中的人物做出道德判断——这部小说要求我们做出判断——但是我们的无情判断常常会被人性的单纯闪现而软化,这些人性闪现的瞬间迫使我们超越了判断,走向一种处于慈悲之边缘的同情。

作者简介:

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中古文学、晚明文学与比较文学。

山东临清人,1971年生,1989年获得北京大学英语系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

1980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此后出版著作包括《秋水堂论金瓶梅》(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赭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等。译著包括《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与史继平、穆建新合译,天津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北京三联书店,2003)。英文著作包括《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05),《烽火与流星:萧梁文学与文化》(哈佛大学东亚中心出版社,2007)。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以及有关魏晋南北朝文学、明代小说戏曲与现代文学方面的中英文学术论文多篇。

内容截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