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Z先生,焦点新闻,大风暴
英文名: Z
别名: 一桩政治凶杀案的剖析
IMDb: 8.1/10 (7,916 votes)
资源格式: BDRip
版本: MiniSD By TLF [IMDB 8.1][CC No.491]
发行日期: 1969年
导演: Costa Gavras 科斯塔·加华斯
演员: Yves Montand
Irene Papas
Jean-Louis Trintignant
Jacques Perrin
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简介:

◎制作rero
◎发行TLF HALFCD Team
◎片名Z
◎译名焦点新闻 / 大风暴 / Z先生 / 一桩政治凶杀案的剖析
◎年代1969
◎编剧 Jorge Semprún / Vasilis Vasilikos
◎导演Costa-Gavras(科斯塔·加华斯)
◎主演Yves Montand / Irene Papas / Jean-Louis Trintignant / Jacques Perrin
◎影片类型惊悚 / 剧情 / 悬疑 / 历史
◎片长127 Mins
◎国家阿尔及利亚 / 法国
◎对白语言法语 / 电影历史学家彼得·考伊评论音频
◎IMDB链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065234/
◎IMDB评分8.1/10 7,959 votes
◎字幕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英文
◎编码x264 + AAC
◎视频码率1000 kbps
◎音频码率48 kbps
◎视频尺寸768 x 448
◎ 文件大小1000 MB
◎简介
本片荣获
197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剪辑奖
1970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1969年嘎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奖
1970年英国电影电视学院奖,最佳音乐奖
1970年美国导演公会最佳导演奖
1970年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奖
1970年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奖,最佳影片奖
还获得上述奖项的其他各项提名
本片讲述在军事政权创独裁体制的南欧某国(影射希腊),反对政府的在野党领袖Z先生在一次演讲中遭人暗杀,政府当局公布是意外车祸而死,对这理由不能置信的人们强烈要求查明真相。从Z先生的同事那儿打听到种种迹象的检察官决定抵抗政治压力追查到底,终于发现这是一宗有计划的政治谋杀,并牵扯出许多政界的大人物。可是后来牵涉这件命案的人不是被流放就是被处以徒刑或是被杀。加斯华凭借此片一举成名,并开启了政治黑幕片的新风暴。
地中海某专制国家,专制的力量正和人民的力量酝酿着一场大风暴。
该国反对派议员、和平运动领袖、奥林匹克冠军、医学博士Z,预备在群众集会中进行反对外国军事力量的演讲。但这场机会举行得异常艰难,先是剧场老板在当局的压力下取消原来的合约,只能把会场挪到一个小会场,然后通过广播传给广场上的群众。
会前,Z就接到右翼反动势力的恐吓,他毫无怯意毅然继续原来的计划。在会场门口,Z和同伴被突然袭击的暴徒打伤,但Z还是带着伤痛站到讲台上。宪兵队和警察局的头头们就坐在广场外的一辆车上,既畏惧又恼怒地听着Z的演讲。演讲完毕,Z走出会场,试图与宪兵与警察的头目交流,却被一伙暴徒用木棍打倒,周围的警察对此无动于衷。
Z伤势过重,被送往医院,最后伤重不治而亡。而警察局和宪兵队却把事件定性为车祸,社会上一直要求重新调查审理此案,政府为了平息民愤,派来年轻的检察官调查这个案件。这位年轻冷静的检察官没有按照政府的授意,以车祸了结此案,反而不畏强权,展开周密调查,最终确认主谋是警察局将军和上校等人以及一个和他们往来密切的极端右翼宗教保皇的反动组织。
真相大白之后,政府的代表国家检察总长又指责检察官破坏国家声誉,并给他规定了若干“保护”条件。最终,检察官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把主凶送进了监狱,把一切真相还给了人民,民主和政府反对派一时间控制了国家大局。
不久,军人集团政变成功,大权在握,一切变得是非颠倒。这桩案件被彻底推翻,宪兵长官和警察局长官复原职,检察官被反被撤职,凶手释放、证人被杀,Z的秘书也被流放荒岛。新的军事独裁当局还下了一系列的禁令,国家处在严格的军事恐怖的控制之下。
小说的作者瓦西里科斯根据希腊和平战士,左派议员格里戈里斯·兰布腊斯基在1963年被谋杀的真实故事写成。当初,人们认为议员的死只是偶然因素造成,但事实证明这是一起由右翼分子策划的政治谋杀案。左翼民主党议员,雅典大学医院教授Z主持了 “和平之友”大会后,不幸被一辆三轮车撞倒,失去了知觉,不久在医院去世。事发的当晚,警察偶然的抓住了卡车司机和他的同伙。这事很快轰动了全国,官方把此事件称之为“令人遗憾的车祸”,但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这一说法。而且,经过医法检查尸体也说明Z的死因不仅是车祸所致。政府派一法官调查此事。法官经过反复调查,取证,发现牵涉到此案的不仅有右翼组织,也有政府的高级官员。法官冲破重重阻力,终于将涉入这起凶案的直接责任者送上法庭,伸张了正义。
导演简介:
科斯塔·加华斯对其祖国希腊的反常政情非常不满。他以此做基础拍出了这部极具冲击力的政治黑幕电影,严密的剧情设置和重重危机充满了刺激性,获得戛纳评委奖和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政治电影:
政治电影史上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据知“政治电影”一词即发端于此片。影片把纪实与虚构巧妙的融合,以1963年希腊议员被右翼军人杀害的真实事件为原形,用虚构的情节影射真实事件,揭露军政人员奸诈狡猾、卑鄙、无良逼害手段、丑陋人性、假仁义、假君子、贪污腐败等的行为事件。叙事节奏紧凑,情节多处悬疑也具侦探风格。影像常有半纪录式新闻片段手法,尤其反对派国会议员、民族和平运动主席、医学博士Z在反对核武器的集会演讲的那段,从群众集会听讲到Z走出会场遇到袭击而场面混乱动荡的过程,紧凑与即时性的场面控制都深具报导新闻般的把纪录式与虚构有机的使用结合,使得影片有通俗的观赏性也同时具高度的可信性,唯过于设计式的叙事风格减弱了电影的艺术本质。
全片众多影射成份,即使是远在60年代的故事,但所讽刺的高官人员,都适用与每个时代官员腐败的形像。而戏中不畏强权代表正义的年轻法官也是每个时代对腐败强权国家政 府不满的愤慨正义青年的缩影。此片被誉为法国第一部影射真实事件的虚构政治电影的,也从而推动了政治电影热潮的兴起。
政治电影指 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中期西方各国兴起的以政治事件为题材的电影创作潮流。它着重表现当代真实的政治事件、政治运动,以及个人与这些事件、运动有直接关系的行为和命运。
政治电影起源于法国,后来遍及西欧、北欧、拉丁美洲诸国和日本、美国。其中意大利的政治电影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由于各国情况不同、政治电影的导演们思想倾向和艺术原则不同,因而政治电影在创作倾向上存在着极其复杂的情况。就法国政治电影而言,就有C.科斯塔-加夫拉斯式的,也有戈达尔-戈林式的。
科斯塔-加夫拉斯1968年拍摄的《Z》是公认的第一部政治电影。影片描写了1963年希腊反动军政府勾结警方,利用黑社会杀害希腊和平战士、左派议员G.兰姆斯基的真实事件及其调查过程。科斯塔-加夫拉斯在70年代初又拍摄了几部政治电影,如《口供》(1970)、《围困状态》(1973)等,但都未能达到《Z》的成就。
J.-L.戈达尔在 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前后,与J.P.戈林成立了维尔托夫电影小组,拍摄了一系列反映工人、学生“造反”的“战斗电影”以及图解政治概念与马列主义理论的影片,如《中国姑娘》(1967)、《东风》(1969)和《真理》(1969)等。戈达尔不仅在创作上,而且在理论上也深受无政府主义和极左思潮的影响,主张完全割断传统,并且反对在资金和发行上与资产阶级体系发生任何关系,因而只能自筹资金,在工厂、学校或电影俱乐部作非商业性放映。
移居法国的美国导演W.克莱因1967年也拍摄了一部嘲讽超级大国争夺势力范围的政治讽刺寓言片,该片把政论性、宣传鼓动性与讽刺剧、滑稽剧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政治电影的一种怪诞风格。
由于人们日益关心政治问题,政治电影受到越来越广泛的群众的欢迎。因而在美国也出现了一股政治电影热潮,一些导演拍摄了描写青年“造反者”的影片,如J.尼克尔森的《开车,他说》(1970),P.瓦特金的《惩罚的公园》(1970)以及T.弗兰克关于种族歧视问题的《比利?杰克》(1970)等。这也表现在好莱坞的商业电影政治化方面。许多著名的电影导演在60~70年代也拍摄了表现重大政治事件、社会问题的影片,如S.克莱默的《猜猜谁来吃晚餐》(1967)、A.佩恩的《邦尼和克莱德》(1967)、O.库布里克的《发条橘子》(1971)、F. 齐纳曼的《豺狼的日子》(1973)、R.阿尔特曼的《纳希维尔》(1974)、A.帕科拉的《总统班底》(1976)等。
瑞典青年导演 B.魏德堡在这段时间也拍摄了几部重要的政治影片,如《阿达伦-31年》(1969)、《乔·希尔》(1971)和《屋顶上的人》(1976)等。著名导演I.伯格曼也拍摄了一部政治影片《蛇蛋》(1971)。
在日本,山本萨夫的《华丽家族》(1973)、《金环蚀》(1975)和《不毛之地》(1976)等都是很有影响的政治片。
英国导演L.安德森拍摄了表现青年“造反”的《如果……》(1968)。
联邦德国导演A.克鲁格、R.W.法斯宾德、V.施隆多夫等合作拍摄了政治影片《德国的秋天》(1978)。
意大利政治电影在世界政治电影潮流中占有显著地位,它的内容与政治倾向也十分复杂,但一般谈到意大利政治电影时都是指其主流。意大利政治电影之所以能形成一种运动,获得较大成就,首先因为它不仅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继续,而且是它的发展和深化。许多政治电影导演都当过新现实主义电影导演的助手或合作者,在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下,他们已不满足于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现象,而是要挖掘形成这些现象的社会根源,找出它们的罪魁祸首。例如意大利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黑手党问题,在新现实主义影片中未能得到表现,而在政治电影中则往往把它与司法当局、统治集团和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其次,和新现实主义电影一样,政治电影始终受到意大利共产党的支持,许多导演,如E.佩特里、B.贝尔托卢奇、E.斯科拉、F.罗西等都是共产党员,具有较明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此外,意大利政治电影不仅在题材和风格上丰富多样,而且在艺术结构和表现手法上也多姿多彩。意大利政治电影的代表作有:《对一个不涉嫌公民的调查》(1969,佩特里导演)、《警察局长的自白》(1970、D.达米阿尼导演)、《马台依案件》(1971,罗西导演)、《工人阶级上天堂》(1971,佩特里导演)、《我们曾如此相爱》(1973,斯科拉导演)、《1900年》(1976,贝尔托卢奇导演)、《特殊的一天》(1976,斯科拉导演)、《我害怕》(1978,达米阿尼导演)、《女人城》(1980F.费里尼导演)等。
苏联在70年代也曾有过政治电影,它主要指反映国际阶级斗争题材的影片,如《这是个甜蜜的字眼──自由》(1973)、《礼节性访问》(1973)、《黑夜笼罩着智利》(1977)和《自由战士》(1977)等。而且苏联电影理论家认为,只有苏联电影才是真正的政治电影。
60~70年代,除故事片外,在新闻纪录片中也出现了政治电影,它们主要产生在法国和美国。在法国这类影片叫“战斗电影”。有两个重要组织,除前面已经提到的戈达尔-戈林的维尔托夫小组外,另一个是K.马盖为首的斯??斗电影”。在美国则有纽约新闻电影小组、旧金山新闻电影小组、芝加哥十人小组等,它们拍摄了一些表现工人罢工、青年“造反”和黑人运动的新闻纪录片。
引用
MiniSD是一种比Real编码更先进的X264编码视频制作标准
源于TLF HALFCD Team影视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视频码率在800-1000,分辨率宽度800-860
多音轨、多字幕、无水印无广告
清晰度>D5,视频码率 800-1000,水平分辨率800-860
文件体积=D5源盘10%-15%,“准高清”视频效果
字幕和配音均可任意加载或重新合成,让你能更容易DIY属于自我的个性化影视收藏
DIY 个性收藏其实很容易- TLF HALFCD Team-的快易通教程可以让你在10分钟内速成压制方法
MiniSD的目标定位于影视玩家入门级桌面高清收藏需求
最直观的面向最大众的22寸液晶电脑的视频清晰要求
为目前主流MP4播放机内置和外放的最佳拍档
MiniSD的品质来源于对高清片源的精挑细选
更来源于对压制技术的精益求精和与时俱进
THE LAST FANTASY 简称TLF
是一个自发、公开、互助、分享的研究性组织;
研究内容涉及字幕、影视、音乐、游戏、软件等;
成员涵盖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 年代的四代人;
成员学历以大学以上为主,囊括两岸三地精英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