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英文名: Mahler Symphony No.10
专辑中文名: 马勒第10交响曲
艺术家: Rudolf Barshai
Junge Deutsche Philharmonie
古典类型: 交响曲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Barshai续完版][应网友需要补充第5交响曲]
发行时间: 2001年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简介:

作曲:Gustav Mahler
指挥:Rudolf Barshai
乐团:Junge Deutsche Philharmonie 德国青年爱乐
录音日期:2001.09.12
发行日期:2001
发行公司:BRILLIANT Classics
资源出处:来自国外电驴网站,感谢原发者
专辑介绍:
伟大艺术家的最后没有完成的作品总是笼罩着一种特别的气氛:我们看到米开朗基罗雕凿到去世六天前而没有完成的最后大理石雕像《圣母哀悼基督尸体》;我们读到毕西纳的悲剧《沃采克》中没有完成的对白片段;我们听到莫扎特临终时竭力完成的《安魂曲》;我们对巴赫不朽的赋格的艺术在高潮中戛然而止而感到震惊。大师在这里放下了他的笔。这些没有完成的遗作同样具有动人之处,仿佛死亡的临近赐与每位艺术家特别强烈、特别生动的表现力。在某种意义上,那未经琢磨的大理石雕像、那终断的对白、那半途而止的旋律似乎都比艺术家如果能活下去继续完成的作品更有活力。马勒的《第十交响曲》就是这样一部没有完成的作品。
一直以来,马勒专家们很少深入这首的「第十交响曲」,不管是伯恩斯坦、瓦尔特还是卡拉扬。马勒第十号交响曲在他生前只留下了草稿。创作这首交响曲时,正是马勒心情最复杂的时刻,他的第八号交响曲刚首演大获成功、却偏偏发现妻子与著名建筑师葛洛皮勒斯的情愫,他为挽救婚姻还特别前往荷兰求助于心理学大师佛洛伊德,就因为这样,第十号交响曲才没有机会从乐念已经完整的草稿完成为管弦乐配谱完整的乐曲。
在马勒存留的总谱手稿中,《第十交响曲》计划有五个乐章。至于各乐章的顺序,只能根据马勒手稿中所记载的粗略顺序而定:即第一乐章慢板;第二乐章谐谑曲快板;第三乐章“炼狱”,适中的快板;第四乐章无标题;第五乐章终曲。其中,第一、第二乐章只要稍加补笔即可演奏,而其余乐章仅仅处于提纲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马勒《第十交响曲》草稿的页边空白处写满了痛苦的词句和祈祷:“怜悯我吧,啊!上帝!您为何弃我不顾?愿您的旨意得以实现。”在这些篇页中,他常常称他的妻子为“我的里拉琴”。末乐章的提纲是以这样的字句结束的:“亲爱的阿尔玛,为你而活,为你而死……。”
马勒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以为《第十交响曲》中只有第一乐章是勉强接近完成的。而且即使是第一乐章,许多细节也显然没有写好。但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一些草稿不断被发掘出来。许多音乐家都曾试图插手把这部作品中的一些段落补写完。因此,《第十交响曲》至少有四种版本,其中包括马勒手稿的影印本。
英国音乐学家德里克·库克(Deryck Cooke,1919 - 1976),曾对马勒的《第十交响曲》手稿作了深入研究之后,将那难以辨认的手稿整理成可供演奏用的总谱。库克曾向世人介绍了他整理成可供演奏的总谱。
库克依这份草稿所完成的第十号交响曲,被视为最接近马勒原意的续作。在一九六零年,这份续成稿在广播演出之前,被马勒遗孀艾玛出面阻止,并发出禁令,命人从此不得演出此作。但在她死前,她听到这份续成谱,感动之余,撤消了自己的禁令。这位同样拥有作曲家身份的遗孀所作的决定,肯定有相当的意义,这或许证实了库克的续作真的有其可信度。
库克介绍他整理马勒手稿的一些情况:
马勒与1911年去世时,留下了一部标明为《第十交响曲》的手稿。它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只是一些零碎的草稿。有几首是一些准备性的素描,但那重要的大块文章却是五个乐章、交响曲的内容丰富而且前后连贯。就目前已经发现的资料来看——私人手中可能还有一些篇页——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慢板:完整的总谱(31页);缩编总谱写草稿(22页)。
2. 诙谐曲:完整的总谱(39页);缩编总谱写草稿(23页)。
3.《炼狱》:缩编总谱(3页);一页草稿;两页完整的总谱。
4. 无标题:缩编总谱(12页);草稿(12页);无完整的总谱。
5. 终曲:缩编总谱(10页);草稿(5页);无完整的总谱。
1964年8月13日,在取得马勒的遗孀阿尔玛的认可后,库克的版本由伦敦交响乐团在一次伦敦逍遥音乐会(指听众可一面散步一面听的音乐会)上作世界首演。另外,据瓦尔特在他的《古斯塔夫·马勒》一书中的记载,这部交响曲最早的演出(仅限于第一、第三乐章)是于1924年6月6日在布拉格,指挥是策姆林斯基。另外,欧尔文·拉兹有一个独立的第一乐章的版本。它力求只包含马勒真正写到纸面上的内容,尽量做到精确无误。它老老实实地避免一切外加的表现细节,把这些表演上的要点留给指挥和研究人员去处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拉兹的版本应该是最忠实于原著的。
升F大调第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柔板于1924年10月12日在维也纳首次演出,由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著名奥地利指挥家弗郎茨·沙尔克指挥。
早在1907年在马勒辞去维也纳歌剧院音乐总指导的职务之后,他在维也纳的医生就诊断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这得到另一位专家的证实。1910年的夏天,马勒在完全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的情况下动笔创作《第十交响曲》。他情绪激动,马勒与真正的浪漫派艺术家一样,总是摆脱不了忧伤、摆脱不了告别情绪、摆脱不了隐藏在告别后面的死亡象征。那时由于死亡即将降临,几乎无法区分告别艺术的痛苦、告别爱妻的痛苦、告别大自然美景的痛苦和告别人生的痛苦。
第十交响曲的草稿布满了旁注,都是痛苦的呼喊和请求:“发发悲吧,上帝啊 ,你为何抛弃我?”在这份草稿里,马勒多次把他的爱妻称为“我的李尔琴”,末乐章的草稿以这样的旁注结束:“阿尔母席为你而生,为你而死!”正如他的医生所预言的:马勒无法承受持续的过度劳累。他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第二个演出季节还没有结束,他就在一次排演中累跨了。那是在1911年2月11日,可是他仍然坚持要指挥那场音乐会。等到他前去就医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在纽约、巴黎和维也纳看过的医生全都无能为力了。1911年5月18日,在回到维也纳6天之后,马勒与世长辞,离他的51岁生日只差50天。
马勒去世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臆断,只有第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差不多完成了。实际上,第一乐章显然也没有完成全部细节。在马勒去世后的半个世纪中,另外一些草稿为世人所知。许多音乐家试着完成乐曲的段落,至少有四种版本的第十交响曲出版,包括一种主要手稿的模本。这些出版的版本各不相同:从德里克·库克续补的包括所有五个乐章的全本到爱尔文·拉茨的只包括第一乐章的1964年版本,后者被收入维也纳国际古斯塔夫马勒协会编辑的校刊本《马勒作品全集》,由世界出版社出版。拉茨的版本尽可能严格地只包括马勒实际写下的,他谨慎地避免任何添加的解释性细节,把这些演奏要素留给各个指挥家和学生们去解决。
作品版本:
库克版
现在所知的,库克共有四个不同的版本:
库克 "0" 版 - (1960年, 未曾发行)
由英国广播电台乐团演奏。包括完整的第一、三及五乐章,及第二、四乐章的片段。以示范讲座形式进行。
库克第一演出版 - (1960年至1964年; 未曾发行)
1964年8月13日由 Berthold Goldschmidt 首演。录音版本有Eugene Ormandy (1965/66) 及 Martinon (1966)。
库克第二演出版 - (1966年–1972年; 1976年首次印刷出版)
1972年10月15日由 Wyn Morris 首演。[1]; 为现时主流的录音版本。
库克第三版 - (1989年出版)
根据1976年印刷版重印,将当中的错处更正;并因应使作品更具演出性,作出少量的配器修改。同时加入由 David Matthews, Colin Matthews 及 Berthold Goldschmidt 所撰写的评论。
其他版本
Clinton Carpenter (1949年, 1966年修改),1983年首演。
Joseph Wheeler dates (1953年 - 1965年, 1965年最后定稿)
Remo Mazzetti (1989年)
Rudolf Barshai (2000年)
Nicola Samale 及 Giuseppe Mazzucca (2001年)
【注】
第5交响曲的资源来自蹦蹦发布的第5交响曲合辑,据网友反映已经很难完成下载,特此补充。正好也补齐了这个专辑的CD2
由于本人周一到周五白天主要使用教育网,上传效果不佳,晚上和周末主要使用电信网,为小带宽电信,请各位下载的朋友给予充足的耐心,下载好的朋友也请尽可能长期留源,方便以后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