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胡笳汉月》剧情介绍 分集剧情介绍 大结局
片名:《胡笳汉月》
编剧:青羊、萧颖
制片人:冯媛
导演:冷杉
类型:传奇历史正剧
电视剧《胡笳汉月》主要演员:
唐国强 饰 拓跋焘宁静 饰 冯桂儿
夏雨 饰 拓跋弘罗嘉良 饰 李彪
王泊文 饰 拓跋宏
出品公司: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 北京东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电视剧《胡笳汉月》剧情梗概:大结局
《胡笳汉月》的故事发生在南北对峙,同时也是对民族大融合的北魏时期,汉家女子冯桂儿(宁静饰)自幼生活在宫中,面对腥风血雨的宫廷政变时,她临危不乱,果敢镇定,维护了北魏的稳定团结,深受太武帝拓跋焘(唐国强饰)的赏识,被钦定为文成帝皇后。
当时北魏鲜卑贵族势力采用原始落后的统治模式治理国家,限制了生产力和农耕经济的正常发展,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在治国理念上与部分保守落后的贵族势力形成尖锐对峙。
冯皇后(即冯桂儿)的好友李甜儿为文成帝生了一子,即后来的献文帝。按照鲜卑“子贵母死”的旧制,献文帝被立为太子前,李甜儿即被赐死。献文帝因为听说母亲如被立为皇后,就可免于一死,所以一直对冯太后(即冯桂儿)耿耿于怀,误解愈深。
献文帝(夏雨饰)当政后,与矢志改革政弊的冯太后处处作对。起初,冯太后对他处处忍让,甚至甘于退至幕后,著意培养献文帝之子拓跋宏(即孝文帝)。然而献文帝仍执迷不悟,为打击冯太后,他与保守的旧贵族势力相互勾结,制造事端,威胁改革的顺利进行,冯太后迫不得已,联合各族大臣,经过周密部署,巧妙地除掉了献文帝,拥戴孝文帝登基。冯太后自己则掌控朝政,立志推行改革。
逐渐长大成人的孝文帝(王泊文饰),爱上纯情少女林明珠。冯太后深为不满。后来因为林明珠已经怀孕,不得不同意孝文帝纳其入宫,但为巩固自己的力量,冯太后竟在大婚时偷梁换柱。孝文帝深受打击。
为推行改革,冯太后与孝文帝启用颇有能力的寒士李彪(罗嘉良饰)为钦差,山东琅琊督察“均田制”和“三长制”施行。因李彪得知与自己私定终身的小姐王珊瑚家就在琅琊,所以易服探访,被嫌贫爱富的王夫人(廖学秋饰)赶了出来。李彪发誓出人头地,一雪前耻,因此放手一搏,出色完成任务。返回都城后,他被破格提拔任用,同时也赢得美人归。
冯太后因为操劳过度,过早辞世。孝文帝继承她的遗志,坚决推行改革路线,先后进行迁都、改穿汉族服装、改汉姓、说汉话等大刀阔斧的重大变革,使北魏社会形态从以游牧为主体的原始形态,一跃进入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但是由于改革触动了很多贵族豪强的根本利益,以源贺、拓跋子推为首的少数旧贵族千方百计进行反扑,逼死了孝文帝挚爱林明珠,又诱使太子元恂触犯刑律,迫使孝文帝忍痛杀死太子。李彪因为身份改变,在别有用心的阴谋集团拉拢下,越陷越深,最后成了保守派攻击改革派、并向孝文帝反攻的借口。经过痛苦抉择,孝文帝不得不处死李彪。珊瑚也殉情而死。
虽然改革之路艰难曲折,步步面临生死考验,付出巨大代价,但在北魏几代政治家前仆后继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大功告成,谱写了一曲民族融合、社会和谐进步的历史赞歌。
电视剧《胡笳汉月》主要演员:
冯太后冯桂儿——宁静饰
她经历四世皇帝,从天真的汉家女孩成长为老道的政治家,她勤政爱民,能够高瞻远瞩地意识到改革时弊的重要性并且矢志不渝、立志改革;她本性善良,善举被人误解,心中暗藏无数冤屈却无人理解;她心机暗藏,为了实现政治改革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使用各种手段。历史上的冯太后是北魏改革的最大功臣,学界誉为“千古一后”,然而女人干涉政治往往被说成“牝鸡司晨”而得不到历史的承认和尊重;《胡笳汉月》中冯太后化名为冯桂儿,是绝对的主角,这部戏写的是她的一生,她为了改革牺牲了自己的爱人、亲人,甚至背上了“弑君”的恶名,而孝文帝也是在她的悉心调教下成长起来的。
太武帝拓跋焘——唐国强饰
慷慨豪迈,爽性为人。是从原始状态下拼杀而出的政治家,胸怀大志,不满足于烧杀抢掠、占山为王,希望、也致力于创造一番功业。赏识汉家女子冯桂儿,两人均心怀家国天下,成为忘年之交。焘晚年准备除掉太监宗爱(郭冬临饰)时,被宗爱所杀,死时豪气干云。
献文帝拓跋弘——夏雨饰(剧情频道 全国电视节目预告)
冯太后好朋友李甜儿之子,孝文帝父,幼时亲生母亲因“子贵母死”的旧制而死,他自小心理上有阴影,有怪癖,内心阴暗、多疑,他以为冯太后害死自己亲生母亲,因此排斥冯太后,他整天手拿着生母留给自己的香草荷包,念念不忘复仇,因此只要是冯太后主张的事,他就坚决反对,不惜任何代价。在他看来,个人内心的快意,永远超乎任何事业之上。是冯太后进行改革的最大障碍。最后,冯太后不得不将他毒死。
李彪——罗嘉良饰
出身贫寒,对国家和社稷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责任感,后因缘际会,得展才华,受到孝文帝赏识重用,被命为钦差大臣进行改革实践,初见成果。却受到保守集团拉拢而变质,终成为改革的牺牲品。
孝文帝拓跋宏——王泊文饰
拓跋宏在风浪之中长大的,深受祖母冯太后的熏陶,对于祖母由衷地信赖和崇拜,做一切事都要与她对照。对冯太后的一举一动虽然不是完全理解,但深信不疑,而且暗地里去揣摩、去温习模仿。在他的心里,只要是太后做的就一定是对的。
成熟以后的孝文帝,看事从大处着眼,不拘泥于儿女私情,有一丝超乎凡人的冷漠,处变不惊,果敢任事,有主意,有心计,能担待。晚年的他做事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既有冯太后的干练,又有拓拔焘的雄风,得以震慑群臣、威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