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分级制度年内推出:打怪类游戏划入18禁

王朝游戏·作者佚名  2010-01-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昨日记者获悉,中国文化领域第一个分级制度——网游分级有望在年内推出。据悉,该标准由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受文化部委托研究而成。

北大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昨日告诉本报记者,该标准已经通过了文化部的审核与验收,正在等待相关部门最后的实施批准。文化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尚未决定是否最终出台网游分级管理机制。

贴“鼓励”“禁止”和“限制”标签

据向勇介绍,向文化部提交的分级提案建议将中国网游划分成三个等级:全年龄段、12~18岁、18岁以上。而将来对每一款游戏都会分别打上“鼓励”、“禁止”和“限制”的建议标签。

据悉,为评定一款网游的等级,提案中还包含了5个评价指标和20个游戏模块,称之为“5×20纬度网游分级测评表”。其中5个评价指标为:文化价值导向性、虚拟社会健康度、游戏时间限制性、游戏对抗性、感官接受度。而20个游戏模块包括基础架构、配音配乐、区域场景等。

上述内容组成5×20纬度网游分级测评表,就是通过5个指标对20个游戏模块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采用允许、鼓励、限制予以区分。

fifa为全年龄段

按照上述标准进行检验,《FIFA Online》这样的体育游戏可以被评为全年龄段游戏,而《征途》这样涉及打怪类的游戏则应划分入18岁以上级别。

征途是18禁游戏?

抢先出台有待完善

向勇坦言,相比而言美国将网游分为七个等级、韩国也分为四个等级,我们目前“三级制”的提案相对简单,但这样做也是希望分级标准能够尽快实施。

“网游分级制度如果能顺利出台,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网游本身,它对电影等文化领域的发展也将提供促进和参考。”宋平评价道。

实现前提是网络实名制

有了分级标准之后,如何保证游戏玩家能够只玩相应级别的游戏?向勇认为,要让网游分级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个大前提———网络实名制。“目前技术操作上是可以实现对玩家年龄限制的,但还需要相关部门之间进行配合,出台配套的管理办法。”目前网游归属文化部主管,但要实现网络实名制,离不开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的支持。

此外,有了分级制度并非万事大吉。“分级制度为家长提供了参考,但并却管不了孩子用家长账号玩成人网游的行为。”

魔兽的和谐相当怪异

网游玩家向记者反映,之前国内由于没有分级制度,对网游内容“一刀切”,让他们这些成年的玩家大呼不爽。例如,《魔兽》被要求游戏中不能出现鲜血和尸体,显得相当怪异。游戏业专家宋平指出,开发网游的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级,细分它们的市场,更有针对性地推出网游产品。

分级比内容审查好

据悉,该分级标准将对网络游戏的剧本、背景、配乐、视觉特效等方面进行评估,不仅局限在对暴力、色情、粗话的甄别,还包括游戏时间限制性、文化价值观和地理历史建构等方面。从保护未成年人的立场出发,平衡内容监管和产业发展,总体上趋向比较严格的分级标准。

向勇认为,仅通过“非黑即白”的内容审查审批机制来进行内容控制和管理会非常乏力,要么起到的作用只是杯水车薪,要么就是错杀一千而不放过一个。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对这个市场规模已达百亿的新兴产业发展很不利。而分级后面对的将是一个相对细分的市场。

1、会加重玩家负担吗?

北京动漫游戏产业联盟刘春刚介绍,在产品中增加“适龄提示”并不增加产品的成本。对游戏公司来说,这更像是一次“举手之劳”。

日本的分级标签

2、冒用别人身份证咋办?

有了“适龄提示”和年龄识别环节之后,有些未成年人可能会想到使用父母的身份证登录。但是,如果被父母发现,父母可以向游戏公司提出申请,封掉这个身份证号码。此外,身份证识别系统与公安部的身份证库挂钩,瞎编一个身份证,企图蒙骗过关的可能性不大。

3、私密信息会不会泄露?

根据“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中身份识别环节的实际运行发现,有关部门认为运营商能够对用户所提供的实名身份信息依法严格管理及保护,并能防止用户的个人资料丢失、被盗用或遭篡改。

网络分级:可以有还是必须有?

老师:分级愿望良好 技术支持不容易

刘老师任教于广州某知名中学高三毕业班,在他看来,网络分级是好事。据他了解,如今学生用手机上网很普遍,即使宿舍23时关灯,他们会继续偷偷在被窝里上网到凌晨,导致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到了周末,有的家长疏于监管,学生疯狂上网的不少,于是功课也不做了。作为老师,他对此感到无奈。“高三功课本来紧张,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并且,网络上有大量不良信息,他们接触到会有负面影响。政府如今正在设想进行分级管理,这个想法当然很好,但怎么去操作是难题,希望有相关的技术可以进行支持。”他说。

广雅学验学校心理课老师吴小建也认为建立网络分级有必要。在她接触的个案中,一些学生由于接触网络不良信息而招致不良后果。“高中生有一定判断力和自制力,如果有效实行分级,他们可以有选择性地浏览内容。而对中学生,由于他们好奇心较强,引导是关键。并且,对部分学生,这种引导由教育部门和社会 进行宣传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在不少家庭中,家长并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早恋和网络是亲子关系紧张的两大主要原因。”她说。

学生:网络分级可能会适得其反

而在学生哥中,对网络分级则有两派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表示赞成这种制度。某知名中学高二学生刘同学说:“我上网多数是看电影和聊天,即使是分级也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不喜欢暴力和色情的东西,有时打开网页,一些有色情信息的窗口或链接就会弹出来,很讨厌。”在她的印象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如今个个学生哥家里都有电脑,一些年纪较小的小学生上网可以轻易看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这样影响到他们的言行。因此,在她看来,净化网络、进行分级是有必要的。

但广州六中的周同学则对网络分级表示强烈反对,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在她看来,对低龄儿童进行技术上的限制是可以接受的,但对已经初具判断力的中学生来说并不合适。“现在网络很发达,很多学生对电脑的熟悉程度大大超过父母,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信息传播是想制止也制止不了。并且,限制网络,也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搜索和获取,这样不公平。更重要的是,如果分了等级,就像‘儿童不宜’对叛逆期未成年人的诱惑一样,更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他们会想方设法去看,结果适得其反。我很赞成打击色情暴力,净化网络,但我希望不要针对某个年龄段制定一些分级,这显示大人对我们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没信心。”她说。

家长:要有切实可行的办法

沈女士是一名初二学生的家长,在她看来,网络分级早该实行。“对我们家长来说,都不知道应该怎样去限制。有些网页的内容‘离晒谱’,会弹出一些令人难堪的画面,作为家长,我都不知该怎么反应,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特别是现在网上一些露骨的漫画,即使是成人看了都不好。”她说。沈女士介绍,她是支持孩子适当上网的,因为网络很方便,孩子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新奇的知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并且通过网络,他们也学会解决一些问题的方法,如果进行有效网络分级,可以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不过关键是一定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家长比较容易就做到。”她说。

专家: 不单内容分级也要控制时间

广州白云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心灵成长中心心理科主任张凯旋认为,网络分级很有必要,尤其是网游——有些游戏根本不适合青少年玩。“小学、初中正是青少年学习如何处事、处理人际关系的阶段,游戏对人有模仿和示范的作用,因此他们应该玩适合他们年龄段玩的游戏。如果长期沉迷在崇尚暴力的网游中,会影响青少年心理状态,导致他们在现实中也采用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他说。

此外,他认为,不单内容,时间也应该限制。有的青少年自控力不足,一玩网络游戏便不能自拔,这会导致身体上一系列的不适,如颈椎弯曲、视力下降、头痛、焦虑等。并且,长时间玩网游会挤掉了与家人、朋友交往的时间,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当然,张凯旋承认,用什么样的办法有效进行合理分级并不容易,但也不是没有可能,现在国外有一些成熟的经验,我们可以进行借鉴。

支招:假期如何让孩子避免沉迷网络?

在张凯旋看来,孩子之所以会上网成瘾,原因是因为缺乏认可、理解、关注或自由。寒假将至,要让孩子不沉迷网络,就要从根本着手,从孩子的心理特 点入手,在空闲时间多点和孩子沟通,多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不要动不动对孩子进行批评,因为他们也会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理解,如果现实中无法实现,他们自然就容易到网络中寻找到成就感和自由的感觉。同时,可以考虑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团体活动、体育活动或一些有竞争性的活动,这样的话,孩子一方面既能感到受到关注,另一方面也能把他们的注意力从网络引回到生活中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