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资本CEO包凡:亚信联创下一步该瞄向海外

王朝财经·作者佚名  2009-12-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华兴资本CEO、前亚信首席战略官包凡做客腾讯科技嘉宾访谈(腾讯科技摄)

腾讯科技讯 12月7日消息,6日,亚信宣布以近7亿美元的价格并购南京联创科技,一举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软件企业。对此,华兴资本CEO、前亚信首席战略官包凡在做客腾讯科技视频访谈时表示,“世界一流的电信软件公司诞生在中国,中国产生这样一个一流的公司实际上是迟早的事情,亚信和联创这种合并创造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作为前亚信首席战略官包凡曾参与了亚信多起并购案,对于亚信并购南京联创,他认为,并购后,在电信软件行业里面仅剩两个民族品牌,亚信和联创,“1+1能够大于2”大家合在一起的意义和价值的确是非同一般的。

而对于新合并成立的公司亚信联创,包凡称道,“我估计开盘合并完了以后会超过20亿美金,而不是外面报道的18亿美金,因为股价肯定会上升。这样与世界上第一大的AMDOCS差得不远了,他们就是50亿美金。”

在谈及并购后新公司规划上,包凡指出,亚信联创未来发展方向第一是立足国内市场,第二个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排除日后收购海外电信软件公司。一个是纵向,一个是横向发展,形成交叉互补。

此外,最应该关注硬件厂商,如华为、中兴等企业。“这个行业始终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

最后,谈到国内软件行业发展,他还表示,这几年不光是电信行业有很好成长,其实很多行业,包括金融、电力各个方面都有很好成长。“我觉得亚信联创合并后的平台未来在里面也会有很多新的发展。”

精彩观点:

对联创来说永远是两条选择,一是联创本身业绩独立上市一点问题都没有。它选择的券商是世界一流券商。它的定价,按照美国SCC的定价来说也是非常好的,所以对于联创自己上市肯定是一个选择。二是走在一起彼此还是认为1+1能够大于2,在电信软件行业里面仅剩的两个民族品牌就是亚信和联创了,大家合在一起的意义和价值的确是非同一般的。

分众传媒和西城合作也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不同的是,联创这次上市,据我们了解它的路演的反映还是非常好的,因为整个这个行业做企业级的软件,现在实际上在整个华尔街的市场是相当不错的,而且他们现在上市的时机选得也相当好。所以这里面不存在联创没有其他的选择要跟亚信合作,对联创来说自己单独上市永远是一个选择。

以联创和亚信合并的例子他们所面临的就是中国供应商,而中国供应商其实已经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应用上。世界一流的电信软件公司诞生在中国,中国产生这样一个一流的公司实际上是迟早的事情,也很高兴亚信和联创这种合并创造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而这种一流的市场带动一流的企业,这永远是一个上上下游的关系。无论是亚信还是联创在他们合并之前做得都已经相当优秀了,在这个行业里面的行家都明白,真正民族品牌里面剩下的做得最成功的就是这两家企业了。

他其实今天能够有这个决心和联创做那么大的并购,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以张振清为主的团队的能力和对自己的信心。因为这么大的盘,如果并购完了之后大家之间的合作没有充分的经验和信心他是不敢做这个事情的。所以我觉得这是张振清这个团队对他们自己能力的自信。

亚信这些年的历史,包括今天和联创的携手合作反映一个道路就是在中国并购路是可以走的,但是走的过程中肯定会犯错误,肯定有艰辛。其实中国有很多机会,尤其是软件外包的行业。

这个市场首先越来越成熟,第二,在这个市场里面越来越清晰地浮出了几个所谓的“航空母舰”了,无论是亚信还是原创他们合并之前都是业内的航空母舰。这些小的企业更多考虑的是和这些大的航空母舰结合,这也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我觉得这个行业下一步的一个看点是一个中国的软件企业怎么走出海外去?可能下一轮的并购是海外的并购。第二,不同行业的软件企业互相之间可能会有整合,可能是电信的整合电力的,整合其他物流的企业。

我们行业里面有一句话,叫“永远不要疏忽”,所以好多情况都可能发生,但是想并购新亚信是很难的事情。未来软件行业之间的关系,这个行业始终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其实在10年、20年前很多软件公司都是被硬件公司所控制的,后来软件公司自己相对独立起来了,而AMDOCS以前都是电信运营商底下的,它最大的可能是加拿大贝尔的计费部门,它是从这里分割出来的。所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永远不要说这个行业里面永远不会发生这样的事,都有可能。

以下是腾讯科技与华兴资本CEO、前亚信首席战略官包凡对话文字实录:

腾讯科技: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关注腾讯科技嘉宾访谈,今天是12月7日,就在12月6日晚上8点亚信正式宣布了以7.4亿美元的总额并购了南京联创。这个案子是目前发生在2009年IT界的最大的并购案,也是发生在软件行业的最大并购案。亚信凭借这个并购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第二大电信软件企业,但是如许多人在昨天晚上看到的报道一样,这个案子让人感觉有些太突然了,我们今天很荣幸邀请到华兴资本CEO、前亚信首席战略官包凡先生一起和大家做个深度的导读。包总,先给大家打个招呼吧。

包凡:腾讯的网友,大家好!

腾讯科技:包总,您原先在亚信担任的是首席战略官,首先做的是并购的工作。这个案子本身我也没有看明白,我知道包总在其中也扮演着一些角色,所以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个案子为什么会发生得这么突然?

包凡:首先,今天我先做个声明。今天任何到涉及案子本身的情况我就不谈了,因为这个案子刚刚宣布了,其实下一步还有许多工作,一切以官方宣布的内容为准,不适合在这面说太多。

第二,今天这个案子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张振清和孙力斌两位老总,他们是真正的主角,像我们这些人永远是幕后角色,不适合说太多。但是今天很乐意在这和主持人,和网友探讨一下这个案子,因为我本身也是从这个行业里面出来的,1999年开始亚信收购德康,2002年亚信收购邦讯,2005年的时候朗讯科技卖给以色列的电信软件最大的公司。这些案子我自己都有参与过,所以对这个行业我的确很关注,很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腾讯科技:我觉得有一个最直观的印象,前两天媒体还在报道联创要登陆美国的资本市场,为什么突然变成了一场它和亚信的“联姻”?

包凡: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直有接触,对联创来说永远是两条选择,以联创这几年本身的业绩自己独立上市一点问题都没有。它选择的券商也是世界一流的券商。它的定价,按照美国SCC的定价来说也是非常好的,所以对于联创自己上市肯定是一个选择,大家走在一起还是认为1+1能够大于2,在电信软件行业里面仅剩的两个民族品牌就是亚信和联创了,大家合在一起的意义和价值的确是非同一般的,所以我觉得双方的股东,双方的CEO都看到了未来合作的前景,最终选择了这个道路。

华兴资本CEO、前亚信首席战略官包凡(腾讯科技摄)

腾讯科技:我有一个小问题,外电的报道是29号能够登陆纽交所,突然上市之前三天才宣布了这样的并购的案子,这样的事情是很少的?

包凡:分众传媒和西城合作也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不同的是,联创这次上市,据我们了解它的路演的反映还是非常好的,因为整个这个行业做企业级的软件,现在实际上在整个华尔街的市场是相当不错的,而且他们现在上市的时机选得也相当好。所以这里面不存在联创没有其他的选择要跟亚信合作,对联创来说自己单独上市永远是一个选择。

腾讯科技:可能这个时候也会问一个问题,这样的并购,我们能够看到它背后根植的大土壤、大背景究竟是什么样的?

包凡:我在亚信的时候一直提一个观点,从做技术性的公司来说永远只有一流的市场才能创造一流的企业。为什么从高科技企业来说美国一直是一个最重要的的市场?因为美国有很多优秀的公司,美国拥有一个一流的市场,美国客户是最成熟的,他们愿意为这些付出高的代价。我们在2000年初的时候,市场上碰到的最大问题和最大的困惑也在于我们的客户不成熟,不大重视软件的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孕育出一个真正的世界一流的软件企业。但是不可质疑的是,以联创和亚信合并的例子他们所面临的就是中国供应商,而中国供应商其实已经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应用上。世界一流的电信软件公司诞生在中国,中国产生这样一个一流的公司实际上是迟早的事情,也很高兴亚信和联创这种合并创造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腾讯科技:包总,其实给我们做了一个初步的判断,就是在于“一流”两个字,我想追问一下,您所指的“一流”的行业和“一流”的公司,您说的一个是电信业和企业软件,第二个,今天亚信和联创合并后的新亚信是一流的企业?还是在此之前亚信和联创已经成为了一流的公司了?

包凡: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首先我指的一流的市场是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它实际上方方面面已经是世界上领先的运营商了。就中国移动来说,无论是利润、收入、用户甚至应用的成熟,在世界上没有几个电信运营商能比得过它。每次到西班牙开世界电信大会的时候,我们中国移动王建宙老总的话永远是大家最关注的。所以这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运营商在世界上的地位。而这种一流的市场带动一流的企业,这永远是一个上上下游的关系。无论是亚信还是联创在他们合并之前做得都已经相当优秀了,在这个行业里面的行家都明白,真正民族品牌里面剩下的做得最成功的就是这两家企业了。

我相信这两家企业合并完了之后,还有很多地方能够真正做到1+1大于2,比如他们合并完了之后未来有两个方向是值得关注的:一个很有可能他们到海外收购海外的电信软件公司,从硬件角度来说我们中国已经有了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中国的电信软件公司为什么不能走到海外去?而这个公司加起来的市值,我估计开盘合并完了以后会超过20亿美金,而不是外面报道的18亿美金,因为股价肯定会上升。这样与世界上第一大的AMDOCS差得不远了,他们就是50亿美金。我想未来在这方面他们至少有这个能力朝这个方向想。第二,说到国内的软件行业,这几年不光是电信行业有很好的成长,其实很多的行业,包括金融、电力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成长。我觉得亚信联创合并后的平台未来在里面也会有很多新的发展。

腾讯科技:昨天晚上连夜做采访,乃至今天上午接触业内人士的时候,一直被提及一个说法,在这个业界中联创和亚信,尤其是联创一直被认为是最后的业内的“大佬”,为什么这个行业没有非常非常多的遍地开花、百花齐放的局面呢?

包凡:这个局面已经过去了,我2000年的时候在亚信的时候的确是这样的,当我们做电信的时候每一个省都有一个软件提供商。这种市场,这种分散的格局其实在亚信和联创这两家的不断努力之下,把这种分散的格局局面都已经基本上整合了。正因为是这样这个市场才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当这个市场是百花齐放的时候,在我们来看这个市场相当繁杂,这个时候这个市场不容易做大。中国电信运营商的角度希望一些很有规模的、很有资源的软件伙伴能够和他长期发展,而特别小的公司很难跟上运营商发展的步伐。

腾讯科技:运营商希望有规模的在这个行业中为自己提供服务,是一家有规模的还是数家有规模的?第二个问题,您刚才谈到百花齐放的小公司最后都被整合掉了,他们是被亚信、联创这样的公司淘汰掉、挤压掉了?还是被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吸收掉了?

包凡:首先,从运营商的角度第一个考虑需要有一个真正的能够为他们提供长期服务的很好的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这是首先的选择。所以这个合作伙伴的指数是相当重要的。在这之前,从运营商的角度至少希望有两家以上的选择。这样的话互相有一个竞争的机制在里面。但是中国在这个市场里面,当然亚信加上联创在这个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已经占据了统领的位置,但是大家应该意识到这个市场里面还有其他一些公司也做得很好,包括东软在这个市场里面有一定的份额,新的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硬件厂家也在不断地侵蚀这个市场。所以这个竞争并不是说亚信和联创两家合并了后就变成了一同天下局面,这里面实际上还是存在竞争对手的,而且竞争对手的实力都是相当不错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运营商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地方。

今天这个市场从以前很分散的市场发展到今天相对统一的市场,这里面有一些小的公司被合并或者是转型了,或者是它已经不适合在这个市场里面竞争下去了。

腾讯科技:公开的资料显示亚信的成长史和亚信进入电信行业的成长史是并购、兼并史,但是我对联创不了解,它也是这样的吗?

包凡:可能根据我的理解,更多的是自身的发展。这可能与这两个公司之前一个是上市公司,一个是未上市公司是有关的。

腾讯科技:我记得前两年的时候传出消息说华为想要并购亚信。

包凡:当时有过这个层面的探讨,但是都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方案。

腾讯科技:您刚才在开场白中听您做自我介绍,像亚信之前并购德康和邦讯,这两个并购应该奠定了亚信在电信行业的基础,到以色列AMDOCS公司并购朗讯。在这些并购中,今天的并购和过去的并购有什么不一样?

包凡:我2002年在收购邦讯的时候其实就曾经探讨过和联创的合作,包括2004年、2005年当AMDOCS在看这些企业的时候,联创也是他们首选的合作伙伴。这里面其实应该说孙力斌孙总还是相当具有战略眼光的,在每一次事情发生的时候,他都是拒绝了这样的机会,坚持走自己发展的道路。到了今天和亚信之间的合并,现在回过头来看孙总选择的这条道路还是相当正确的。

应该说这个企业真正的腾飞是2006年开始,在这之前实际上是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联创坚持走自己独立的道路,到了今天这个市场真正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另外一个软件行业的民族企业大家携手共进,回过头来看这个战略还是相当正确的。

腾讯科技:所以,其实您是在为联创孙力斌孙总叫好,因为从2002年那时候提的并购到现在的并购涨了10倍,当时2002年并购提出来的时候你给出的溢价是多少?

包凡:当时有一个价格的探讨,但是都没有谈得特别深,因为那个时候联创的态度还是比较坚决的,因为那个时候实际上亚信刚上市,市值相当大,而联创那个时候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其实和今天平等意义上的并购还是两种结果的。我觉得那个时候我们是很想和联创合作,但是联创那个时候不选择和亚信合作。

腾讯科技:那个时候联创也成为了很多公司猎涉的对象,但是为什么亚信就成了他们的合作伙伴?

包凡:我想田总和丁总两位老总一直坚信中国民族产业能够做出世界一流的软件企业。所以我在亚信的过程中,一方面亚信在想收购中国其他的软件企业,另一方面世界大型的软件企业也在很多时候对亚信虎视眈眈,我当时亲手谈过好几个案子,但是最终亚信的股东还是拒绝了这种机会。所以回过头来看亚信选择的道路也是正确的。

腾讯科技:亚信其实一路坚持到现在,我有时候也会想它坚持到现在后,为什么它还是没有坚持住两家公司齐头并进的发展?或者是对于联创也是样的?像刚才我们谈到的话题运营商更希望几家同时有规模的公司更好,对于联创来说它自己独立上市不是更优的选择吗?

包凡:其实虽然亚信和联创都做得相当不错,但是以他们两家各自的资源,比如说和AMDOCS公司比较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无论是从收入的规模,还是从解决方案的范围,包括研发的能力来看还是差得比较远。所以,在这个行业里面其实这个规模效益还是相当重要。我想他们考虑更多的也是大家联手以后真正到世界舞台上能够扮演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而中国运营商很大程度上也在催生中国一流软件企业的产生。

当然本来大家都是独立的公司,合并之后互相之间肯定会联起手来做事。但是这里面我也不得不提亚信的发展历程,亚信其实从很早开始的时候是做并购的,那个时候我们内部做并购争议相当大,董事局担心企业整合的能力。我们那个时候提的观点,尤其是丁健丁总那个时候提的观点就是这个企业迟早要走出这一步。如果我们不去做,我们永远不会有这个能力,我们不做了不代表我们不犯错误。所以那个时候奠定了一个基调,就是亚信不断地坚持走并购这个道路。当时邦讯是亚信做的最大的并购的工作,之后交给今天的亚信的CEO张振清。其实邦讯的并购应该说在国内的并购案里面是相当成功的一个案例,很成功地把邦讯核心的团队和亚信有一个成功的融合。这里面和张振清整合的能力是不可分开的。而从张振清的角度来说,既然走出这一步,他其实今天能够有这个决心和联创做那么大的并购,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以张振清为主的团队的能力和对自己的信心。因为这么大的盘,如果并购完了之后大家之间的合作没有充分的经验和信心他是不敢做这个事情的。所以我觉得这是张振清这个团队对他们自己能力的自信。

腾讯科技:在听包总讲这个的时候,我觉得有一个话题可以插入进来,今天我们看许多的行业,比如前不久我们刚刚看完一个软件外包的产业,他们今天也在关注全行业的兼并和收购,也在看如何通过兼并和收购快速壮大自己,回到亚信来说,亚信多年的整合史给他们带来的最大的借鉴是什么呢?

包凡:在中国谈到并购,大家往往会谈到人的问题,好多时候中国的企业家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所以在人的问题上造成并购是很难走的。但是亚信这些年的历史,包括今天和联创的携手合作反映一个道路就是在中国并购路是可以走的,但是走的过程中肯定会犯错误,肯定有艰辛。其实中国有很多机会,尤其是软件外包的行业。哪怕今天中国说真正是市场上的佼佼者或者是领先者,和印度比不差一个数量级。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互相之间不能携手合作呢?这里面要的是领导人的胸怀和眼光和对未来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剩下具体的战术上的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

腾讯科技:您2002年并购邦讯,2005年主导AMDOCS并购朗讯,2009年看到亚信并购联创,通过这三起并购案我们看到市场上的成长轨迹究竟是什么样的?

包凡:这个市场首先越来越成熟,第二,在这个市场里面越来越清晰地浮出了几个所谓的“航空母舰”了,无论是亚信还是原创他们合并之前都是业内的航空母舰。这些小的企业更多考虑的是和这些大的航空母舰结合,这也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我觉得这个行业下一步的一个看点是一个中国的软件企业怎么走出海外去?可能下一轮的并购是海外的并购。第二,不同行业的软件企业互相之间可能会有整合,可能是电信的整合电力的,整合其他物流的企业。

腾讯科技:今天我们看到的并购案是2009年度最大的IT界的并购案,尤其是企业软件行业的一起并购案,但是我们媒体的神经和业界的神经实际上早已被其他的几百亿美元的大并购刺激了很多次了,我记得这次我们在出差的时候也被一个摩托罗拉的高管问过一个问题,摩托罗拉为什么不并购亚信?我们就在聊这个问题,既然设备厂商在硬件的采购狂欢之后,服务的狂欢已经成为下一个可见的烙饼了,从您的角度来看新亚信有没有可能变成别人的猎物?

包凡:我们行业里面有一句话,叫“永远不要疏忽”,所以好多情况都可能发生,但是想并购新亚信是很难的事情。未来软件行业之间的关系,这个行业始终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其实在10年、20年前很多软件公司都是被硬件公司所控制的,后来软件公司自己相对独立起来了,而AMDOCS以前都是电信运营商底下的,它最大的可能是加拿大贝尔的计费部门,它是从这里分割出来的。所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永远不要说这个行业里面永远不会发生这样的事,都有可能。

腾讯科技:但是您说的合久必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今天这个市场上,固然现在新亚信已经统一江湖,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但是是不是很快又会分出另外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再次像今天联创与亚信分庭抗礼一样,有一家新公司和新亚信分庭抗礼?

包凡:这个有可能。我觉得亚信联创这个公司实际上未来最应该关注的是硬件厂商,像华为、中兴这样的厂商。我觉得他们在这个行业里面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腾讯科技:我想请包总讲一下您所认识的张振清,您所认识的孙力斌,媒体突然发现他们报道这两个人的时候,包括我们自己也是,虽然跟了这么长时间的企业还是对他们太陌生,能不能跟我们讲讲您所熟悉的这两个人?

包凡:我觉得这两个人还是你们自己和他们沟通发现,不用我在这边说得太多。但是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个是两个人特别特别低调,第二个两个人做事都特别特别扎实。没有他们这样他们这两个企业不会做到今天。但是其他的留给你们媒体自己发现吧。

腾讯科技:由于时间的关系,可能今天我们看到了这个并购案,但是接下来可能是整合、发展的问题,能不能为我们对他们接下来的整合和发展做一个判断?

包凡:接下来一年里面肯定整合是最重要的人物了。的确两家公司在行业里面都做得相当优秀,但是毕竟企业文化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在某些市场里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未来在人员方面怎么样的整合也是很大的挑战。但是我相信双方团队的能力肯定能把这件事做好,而且我相信他们对这件事如果没有特别好的判断,没有特别好的信心的话,双方绝对不会仓促选择并购的这条道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第二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个是海外市场,第一个是国内市场。一个是纵向的,一个是横向的发展。

腾讯科技:我觉得昨天在采访的时候,我们也被业界告知一种担心,亚信是一家海归派风格的公司,联创是本土的,或者是说的“土鳖类”的创业公司,您也谈到两者都是执行力很强的团队,您觉得两者在文化上能够融合吗?

包凡:可能现在说亚信是海归的公司,这样比较过时了,今天的亚信本土化已经做得相当好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不应该有特别强的“海归”的烙印在里面,只不过亚信一直是作为美国的一个上市公司,可能在做事方面有它的一定的风格和规范。在这里面可能和一些国内的公司不太一样,或者是在市场上运作可能有不同的地方,但是我觉得真正的差异可能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大。

腾讯科技:我们看到发出的公告中显示他们的整合将会在2010年的第一季度末和第一季度初完成财务上的整合,但是我不知道整个业务和团队之间达到很无缝的配合、完整的整合需要多长时间?

包凡:最起码要一年。

腾讯科技:那个时候我们再看新亚信会是什么样子?

包凡:应该比现在更加强大,应该比现在更加好,是相当值得期望的一个企业。

腾讯科技:好的,我们非常谢谢包总能够给我们带来这么专业、深入的分析。

包凡:谢谢你,我作为前亚信人,我也相当相当高兴今天能够有这么一个案子发生,真正地把亚信带到一个更新的高度,相当自豪。

腾讯科技:圆了您七年前没有完成的梦。七年前没有并购成功,但是在今天完成了。再次谢谢包总。

(整理/郭晓峰)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