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发证券借壳上市的明朗,投资者关切的目光又投向了尚未完成股改及首创证券借壳上市的前锋股份。
因股票交易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触及5%涨幅限制,2009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S前锋发布公告,公司与首创集团进行资产置换、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首创证券的重组方案尚在履行审批程序。事实上,每当公司股价出现异常波动,S前锋都会例行公事地发布大致雷同的公告。
S前锋董秘邓红光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也正在等待证监会对重组方案的核准,今年公司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尽快完成股改及首创证券的上市。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分析师认为,广发证券上市的“老大难”问题解决后,监管层对首创证券借壳上市的进程也会加快推进,毕竟从其重组方案的上报至今也有近三年的时间了。
重组方案已等候三年 与首创证券资质无关联
首创证券与S前锋均隶属首创集团。拥有S前锋41.13%股权的第一大股东四川新泰克数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是首创集团的孙公司;而首创证券又是首创集团的控股子公司,首创集团持有其46.15%股份。
有着这层“血缘关系”,使得S前锋的重组与股改方案对S前锋的流通股东还是颇为丰厚的:首先,S前锋拟以全部资产和负债与首创证券11.6337%股权及现金6117.19万元进行置换,公司以新增股份的方式向首创证券股东置换取得剩余88.37%的首创证券股权,吸收合并首创证券;其次,S前锋非流通股股东按1:0.6的比例实施缩股,以资本公积金向吸收合并及缩股完成后的公司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6.8股。
这个方案在2007年1月23日出台、2007年2月5日股东大会通过后便进入了漫长的审批程序,但时至今日仍未得到有关部门批文。
对此,有业内分析师认为,重组方案迟迟未获批准除政策面及市场面的原因外,首创证券的质地不太好也是原因之一。
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公司董秘邓红光并不认同,“虽然我们并不清楚方案‘卡壳’的具体原因,或许监管层有其依据和考虑,但与首创证券的质地无必然联系。”他表示,我们也在等待证监会的批文,希望能够很快获得批复。视证监会的批复情况,看是否再次召开股东大会,因为重组事宜已经经过了股东大会的批准。今年公司的重点工作一是推动股改方案及首创证券借壳上市的尽快落实,二是保持公司的正常运营。
资料显示,首创证券成立于2000年初,是一家具备证券经纪、承销、自营、投资咨询等业务资格的综合类证券公司。2004年初,公司完成了增资扩股工作,增资扩股后的注册资本为6.5元,由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股东出资组成。证券业协会2008年度券商排名显示,首创证券的各项指标均排在中位数之后,实现净利润更是以亏损1.3亿元排在第101位。其中总资产以39.2亿元排第67位;净资产以10.2亿元排第71位;净资本以7.1亿元排第77位;营业收入以亏损0.61亿元排第103位。
招商证券证券业分析师洪锦屏对记者表示,各项业务指标领先的券商在争取上市时占据优势,监管部门也会优先考虑。
护驾首创证券上市 首创集团“割爱”第一创业
首创集团同为首创证券和第一创业证券的第一大股东,持有首创证券46.15%的股权,持有第一创业47.27%的股权,均为实际控制人。根据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不得与实际控制人存在同业竞争,也就是所说的“一参一控”规定。因此,S前锋在2007年1月发布的《资产重组报告书》中明确指出,首创集团要及时解决首创证券与第一创业证券的同业竞争问题。首创集团承诺:保证在合并发生后尽快通过将第一创业证券的股权转让给S前锋或无关联第三方,或通过降低首创集团在第一创业证券的出资比例,使首创集团成为非控股股东及非实际控制人的方式解决该同业竞争问题。
为了给首创证券借壳铺路,2007年7月16日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交所挂牌转让第一创业证券13.81%的股权将持股比例降为34.46%。2008年12月底,第一创业网站发布声明,公司已成功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已由之前的7.47亿增至15.9亿元。而首创集团并没有参与这次增资扩股,目前,新股东进入后首创集团在第一创业的持股比例已降至15.72%。
从首创证券与第一创业的各项指标上看,第一创业明显优于首创证券。首创集团“割爱”第一创业就是为确保首创证券顺利借壳上市。
资料显示,第一创业成立于1997年,前身为佛山证券,原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两次增资扩股后,首创集团成为绝对控股股东,注册资本金增至7.47亿元,更名为第一创业证券。证券业协会2008年度券商排名显示,第一创业总资产为57.6亿元,排55位;净资产为25.1亿元,排36位;净资本为18.8亿元,排41位;营业收入为5.8亿元,排49位。实现净利润1.7亿元,排46位,与首创证券亏损1.3亿元相比,有天壤之别。由此看来,第一创业资质比首创证券好。
洪锦屏对记者表示,由于牵涉到“董正青案”和股权纠纷案,广发证券可以说是券商借壳上市的“老大难”,如今广发上市已经明朗,广发证券上市问题解决后,首创证券借壳上市的进程应该会加快推进。
而华林证券许宁持谨慎观点,在他看来,管理层不会因为某家行业内的大企业成功重组而放松其他同类公司的审批要求。但是,只要首创证券严格完成各项程序和标准,重组成功也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