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地伤痕:地产公司迎来减值潮

王朝财经·作者佚名  2009-03-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上市公司终究要为曾经的“高歌猛进”付出代价。

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统计,截至3月10日,25家已公布年报的房地产企业2008年资产减值损失达20.02亿元,是2007年资产减值损失的12.8倍,占2008年净利润总和的17.3%。

地产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主要是存货跌价准备。以保利地产(600048.SH)为例,受房价和地价下跌的影响,公司2008年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达3.04亿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为2.99亿元。

刚刚公布的万科(000002.SH)2008年年报,对13个可能存在风险的项目计提了12.3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该公司资产减值损失高达12.68亿元,同比增长67倍。

统计还显示,25家地产公司2008年末存货合计达2070.8亿元,同比增长36.8%。占当期总资产的69.3%,资产存在的减值风险不容忽视。25家公司的平均存货周转率达0.45,这意味着存货消化周期达26.7个月。

计提减值准备是一种会计计算金融工具的方法。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应在规定时限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3月10日公布年报的荣盛发展(002146.SZ),也对其中一块地计提了减值准备。而荣盛公司的心态也普遍代表了目前很多地产上市公司。

荣盛发展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经过测算,公司开发的南京仙林C2地块,估算单位成本为每平方米7555.10元,而周边项目售价约每平方米8400元,除去预付土地款,即使项目销售率在90%以上,公司也可能面临亏损。但荣盛发展并未像苏宁环球(000718.SZ)、新城B(900950.SHB)等公司那样决定放弃地块,而选择了计提。前述负责人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也是为了2009年的业绩考虑。

中原证券分析师魏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存货计提从某种程度上只能理解为“会计上的处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固然代表了地产公司对2007年高价拿地的“反省”,但这不决定今后的利润率,甚至可能为2009年和2010年争取主动。他举例说,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第二年不会重复计入。这意味着通过会计处理的方式,在第二年成本会相应减少,公司可以更灵活的开展降价促销战略。对于一些地产上市公司来说,2008年业绩已经确定增长、而2009年房地产走势不甚明朗的状况下,一些公司也在为2009年的业绩着想。

安信证券分析师陶学明2009年1月提前预测:万科已在三季报中计提过减值准备,年报内计提金额不超过1.95亿元,约占2008年净利润4.3%。招商地产(000024.SZ),预计计提1.61亿元,占2008年净利润13.5%;保利地产预计计提2.2亿元,占2008年净利润10%;金地集团(600383.SH)预计计提1.59亿元,占全年净利润16.7%。

从已发布年报公司——万科和保利的财务报表来看,计提的减值数额已超出了分析师的估算。魏博预计,这种趋势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延续。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