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经济数据周五亮相:短期全线向好

王朝财经·作者佚名  2009-09-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海关总署副署长李克农:“出口肯定会越来越好”

东方早报记者 姚伟

按照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既定安排,8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将集中在本周五揭晓。预期中“全线”向好的指标能否助力A股市场延续强劲走势,显然将成各界关注焦点。

让投资者庆幸的是,绝大部分的经济分析师都认为,8月份数据将“全线”走强,甚至连一直不被看好的出口行业,也有望出现同比(比去年同期)降幅的大幅收窄。

官方透露的些许信息也印证上述论断。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李克农在昨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间隙透露,由于出口整体前景有所改善,预计8月出口较7月增长,同比降幅亦较7月缩窄。

主要数据向好无疑

李克农昨日表示,“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出口肯定会越来越好。但什么时候会恢复正增长,现在还不好说。”

这并不难想象,毕竟近来有关欧美国家经济转好的消息不断。

除了出口以外,就其他两驾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零售品消费而言,目前分析师们普遍预计,在政策未发生明显转向之前,预计这两个指标仍将继续维持稳定。

至于工业生产,根据此前刚刚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再度走强来推测,预计其数值可能会从7月份的10.8%(与去年同期相比)跃升至12.0%。

在所有的重要指标中,惟一不太“抢眼”的可能会是信贷指标——此前股市正是在对流动性的担忧中大幅下挫。目前大部分的机构都预测,新增信贷约在3200亿元左右,和上月3559亿元的增量持平或略低。

但不少机构的经济学家在做出上述预测的同时都强调说,考虑到本月到期票据融资额比上月多,因此实际上本月信贷还是很强劲的。

经济前景分歧犹在

尽管从短期数据来看,经济前景似乎乐观声一片。但对于中长期的经济走势,众学者分歧却似乎越来越大。

以两位均较为权威的专家为例。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的张立群日前断言,未来中国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有针对性的保增长措施有望陆续出台。

“目前中国的主要任务是拉动内需保增长,通胀尚未构成明显压力。”张立群说。

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却于上周六在沪上告诉早报记者,关键还是在于决策层面必须努力将政府需求主导经济转变为市场需求主导经济。

“如果大量的中央财政投入到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很难保证经济持续、有力地复苏。需求转变不解决好,经济甚至可能再次探底。”巴曙松提醒说。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产能过剩压力明显、就业形势严峻、社保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拉动居民消费内需何其之难。

CPI本月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各界对通胀及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测相当一致。

从判断通胀的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标来看,目前各家机构都预测这一指标将在本月明显回升,而无论是今年第三季度还是明年,货币政策开始从紧的大方向也是机构共识。

“好消息不出彩,坏消息仍健在,心态谨慎难怪。”结合经济大势,包括国联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都预测说,短期指数进入震荡反弹阶段,甚至会以此状态运行很长一段时间,但中期调整仍未结束。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