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国11月非农就业22.8万,超预期,失业率4.1%,但薪资增速不佳。不过这为美联储12月升息再添一份力,此外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提供资金,暂时避免政府停摆。脱欧一波三折拖累英镑“上蹿下跳”,加央行谨慎基调致使加元“崩跌”。
本周,四大央行将接连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美联储主席耶伦也将在此次会后公布新闻发布会,届时市场料掀起“惊涛骇浪”。数据方面,美国、英国等多国通胀数据也将陆续登场。作为许多央行货币政策取向的重要考虑因素,料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此外还有英国CPI、失业率和美国PPI等数据料将为投资者提供关于各地经济表现的线索。
本周将发生的五件大事
一、美联储利率决议(12月14日周四03:00)
12月14日,周四的03:00,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并发表货币政策声明;同时公布经济预期和加息点阵图。随后的半小时,即03:30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Yellen)出席新闻发布会。
伴随着刚刚出炉的美国劳工部公布的11月份非农就业数据向好,经济学家们认为美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状况良好,当前市场预期12月大概率将加息。
美国11月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后,根据CMEGroup的FedWatch工具,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期货走势显示,投资人预计美联储在12月12-13日货币政策会议上加息至1.25-1.50%的机率为90.2%,还有9.8%的可能性加息至1.50-1.75%,而维持利率不变的机率为零。
二、瑞士央行利率决议(12月14日周四16:30)
瑞士央行(SwissNationalBank)行长AndreaMaechler此前表示央行将继续保持其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指出通货膨胀仍然很低。
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瑞士央行已运用了一组负利率和货币市场干预手段来抑制瑞郎的需求。作为安全避险资产的瑞郎在近来因地缘政治风险频发而需求大涨,其价值的升高已伤害到了高度依赖进口的瑞士经济。
三、英国央行利率决议(12月14日周四20:00)
英国央行11月开启十年一次的加息则更多是受通货膨胀困扰,当前英国GDP并无明显好转,但英国的CPI却从2015年的负增长快速上升到10月份的高达3%。于是英国央行今年11月3日宣布加息0.25%,是其2007年7月以来的首次政策利率调整。
英国央行的加息决定抵消了去年退欧公投后实施的紧急刺激政策。最重要的是,决策者在此次的会议声明中略去了以前常用的说法:可能需要比市场预期更多的加息。
四、欧洲央行利率决议(12月14日周四20:45)
欧洲央行在十月公布延长购债进程9个月并削减每月购债规模至300亿欧元,利率都将维持在纪录低位,料12月利率维持当前水平不变。
在10月会议上,欧洲央行决定缩减购债规模,同时称通胀达标前购债将会持续。但包括魏德曼等在内三名重要决策者,近期都对其中细节表达出异议,令未来购债到期后欧洲央行的选择更难捉摸。
调查的分析师大多预计,欧洲央行将等到2019年才会上调利率,而只有很少数分析师预计最早明年升息。
五、欧盟峰会(12月14日-15日)
欧洲理事会主席Tusk预计,可能在12月欧盟峰会达成英国脱欧协议。
12月11日-12月17日当周财经数据
1.英国CPI(12月12日周二17:30)
周二(12月12日)英国将公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有专家认为若数据显示通货膨胀继续上升,引起英国央行重新评估加息前景,则英镑很有可能受到提振。
2.美国PPI(12月12日周二21:30)
此前美国10月PPI超预期增产,无论是整体还是核心数值都明显上升,这表明原油价格和弱势美元对于PPI的推动较强。PPI的走高会传导至CPI,这或将意味着4季度美国通胀上升。
3.英国失业率(12月13日周三17:30)
目前英国失业率维持在四十二年低位,而英国三季度就业人数下降1.4万人,至3205.9万,为2016年8月以来首个季度下降,且降幅创2015年4-6月以来最大。
这一现象再次证明了英国脱欧使得经济疲软,且不工作也不找工作的人增长创八年以来最快。
4.美国CPI(12月13日周三21:30)
美国10月核心CPI同比涨幅创4月以来最大,给美联储官员带来安慰。不过,目前顽固的低通胀可能不仅反映暂时情况,可能为更持久的因素影响。
核心CPI的走势虽有所上升,但远没有达到美联储定下的2%的目标,尽管其他经济基本面数据都指向通胀可能在近期提升。虽然通胀看上去并不乐观,但外界仍广泛预计12月美联储将加息一次。
5.美国工业产出月率(12月15日周五22:15)
此前美国工业产出强劲增长,制造业产出飙升1.3%,远高于此前5个月的增速。而由于油价稳定和全球经济增长,制造业从今年开始升温,美制造业产出已恢复至经济衰退以来最佳水平,若数据表现良好,或短线提振美元,给金价等非美货币带来一定压制。
文/胖圣点金(pkpeqx0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