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三层架构

王朝学院·作者佚名  2016-08-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情景

这篇博文呢,对于高手来说不值一提。仅作为入门同学的小建议。小编旨在帮助新人理解什么是【三层架构】?为什么使用三层架构?

且博文与使用无关,旨在帮助理解。小编会尽力把文字写的有趣。

1.大佬们怎么想到使用三层架构?

好了,咱们开始今天的第一个话题。程序世界的大佬们是如何想到使用三层架构的呢?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任何技术、思维的出现一定是为了解决一些问题。随着问题的严重,这种解决问题的手段、技术、方法。被推而广之。也就是说,我们假设在没有三层架构的时候,编程遇到了一些麻烦。而三层架构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麻烦。

是什么麻烦呢?

2.少年李有钱之烦恼(跟编程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1)话说,从前有个人,他手头突然有了点钱。(老板叫李有钱吧)

于是他决定开一个小吃部。自己做老板!

2)于是他决定招聘3名员工。招聘条件是这样写的。

“小吃部招聘员工3名:工作简单,待遇好。负责买菜、炒菜、上菜。月薪:¥500”。

没多久3个小明来应聘,做了李有钱员工,小吃部正常运营了起来。

小明们每天买菜→然后炒菜→然后上菜。

小明们做菜好吃,饭菜价格又实惠。有钱的小吃部日益红火。

3)随着小吃部的生意的红火。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买菜的成本成了大问题。

李有钱果断怒花5块钱在地摊买了3本采购的书给小明们学。

小吃部暂时停业。

小明们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小明们慢慢发现买个菜有这么多学问。

买菜的危机在1年以后,逐渐度过。。。。

4)再后来顾客们开始向,李有钱老板反应。上菜的服务员形象太差,尤其个头太矮。

影响进餐。

尽管小明们炒菜好吃,有钱不得不辞退了3位小明。重新招聘。

“小吃部招聘员工,要求精通采购、炒菜、身高160cm以上、五官端正。工资高,待遇好”

小吃部暂停营业。

总结)

不知道,这样的一段扯淡式的叙述中,诸位看到了什么问题?

如果按照李有钱大大的管理方式。

员工菜不好吃,辞退换人,不管这人服务得如何出色。

员工服务不好,辞退换人,不管这个员工炒菜多好吃。

小吃部运营过程中,不论哪个环节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小吃部。

小吃部就不得不进行整体的人员调整。

总的来看,这么多的工作就不能交给一个人去完成。一旦出问题,我们只能辞退换人

这个问题自然也存在于程序世界中。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数据的处理,还有前端的显示。

如果都交给这些工作都交给一块代码去处理,那么出现的问题 跟有钱小吃部是一样的。

无论发生哪一环节出现问题,我们都必须对全部代码进行修改。

3.我们需要分工明确

其实,真实的世界中,有钱的招聘应该是这样的。

招聘: 采购 1

厨师 1

服务员 1

只有分工明确,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厨师炒菜出现问题,问厨师就是了。。。

其实,采购,厨师,服务员,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三层架构。

说正经得

1.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3-tier architecture)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应用划分成:

表现层(PResentation layer)、 服务员

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 厨师

数据访问层(Dataaccesslayer) 采购

区分层次就是分工,让一部分的变动,尽可能少的影响另一部分。用软件工程的行话说:这是“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结构是非常常见的。

其实不一定是三层,也可能是N层,跟生活中的分工一样,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分工。这跟程序的逻辑有关。

2.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说好了今天只扯淡,在说就要跟程序相关了。so 就写到这吧。

求推荐,求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