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也需要哲学

王朝学院·作者佚名  2016-08-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自我解嘲,大师画的圆特别的圆,大师画得线特别的直。

很多经典作品看似简单得没有东西,一线一圆即成作品,简直有辱我们出神入化的软件应用技术。可是为什么他们的东西那么耐看,而我们的东西,几眼就看穿了呢?

尤其是新产品的设计,注重外形,注重策略,更注重设计之外的一样东西,如果非得用一个词,就用“哲学”吧。

有哲学的设计,表里一致,有所想,有所为;而没有哲学的设计,表里是不一致,今天看到这个好,就学这个,明天看到那个好,就学那个,完全没有自己的主张;有哲学的设计很坚持,坚信自己目前做的那套是深思熟虑,经得起任何推敲(当然它的确如此);而没有哲学的设计,只为外表的美丽而活,但是却很脆弱,一句轻轻的话就可以将这样的设计抨击的体无完肤;有哲学的设计,很贵(当然是指钱),很自信,设计师很有尊严,和客户是平等对话的;没有哲学的设计,很便宜,甚至很低贱,完全成为客户的设计工具;有哲学的设计师是勇士,对任何以金钱为工具的欺凌勇于挑战,对自己有价值的设计却柔情万种,呵护有加,不愿舍弃,甚至以死相逼;而没有哲学的设计是个懦夫,为五斗米折腰,即使好不容易来的一个闪光,也会轻易被客户吹灭。

做设计即做人,似乎说得太大了。

我们不追求外表的华丽,很多有哲学的设计,一开始并不为人所接收,但是长久传播和对无数人的感化,成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

这里我提下可口可乐今年全球的设计哲学,从前几年的复杂繁复的设计理念,掉了180度弯,完全进入干净得只剩下logo和红色的设计。我们看看Turner Duckworth是怎么说明他们的这个项目的哲学理念的:over the years Coke’s visual identity had become cluttered and uninsPRing,diluting the brand’s iconic status.Our design clarifies Clke’s identity by celebrationg its core brand elements.(在过去几年里,可乐视觉识别变得很混乱和普通了,淡化了品牌核心图形状态。通过对可乐核心品牌元素的称颂,我们的设计明确乐可乐的识别。)从翻译的口气上看,这个公司很牛,对原来的品牌识别他们认为很混乱和普通,他们的哲学就是重新回归可乐最经典的状态,并且用非(无)设计的手段,重新设计了所有包装,包括零度可乐,香草可乐。这样的哲学理念,当齐刷刷的出现在所有可乐包装上时,便成了一种体系,不是无头无脑的设计师或老板今天拍板的,虽然我不敢说它的效果如何,但是它确实做到设计的最上层的哲学,无胜于有。

多么中国式的哲学啊,当古代中国人在强调少即多(水墨画)的风格时,而现在我们似乎已经完全遗忘,尤其是在商业设计中。

我犯过太多这样的错误了。希望从这篇文章中得到反省和解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