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设置 log 保留天数

王朝学院·作者佚名  2009-11-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现象:数据库除了查询以外的其他操作都失败,报错信息为: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

原因:执行df命令,看到系统根目录(/)的剩余空间是0,使用率达到了100%,原来是系统没有任何空间了。

查找罪魁祸首:

1、查找下,数据主要“堆积”在哪里

cd /

du -m --max-depth=1 -k

看到/usr用掉了绝大多数的空间,继续深入进去

cd /usr

du -m --max-depth=1 -k

看到是local占了大头

cd local

du -m --max-depth=1 -k

这次是mysql,果然没错,是mysql自己消耗掉了很大一部分磁盘空间,那到这个时候,猜也猜到,一定是mysql下的data占用了空间,一看,果然是。

其实这个时候,症结已经差不多找出来了,但是这个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对于不同的情况,解决的办法也不相同:

2、在data目录,如果出现了很多mysql-bin.000****的文件,而且占用空间很大,那这里就要处理下。

mysql-bin.000***文件是mysql的操作日志文件,里面记录这这个数据库所有的数据操作(插入,更新,删除等)的记录,而且如果没有相关的管理,这些文件是不会自己删除的,只会越来越多,最后把磁盘给塞满。

其实,对于一般用途的mysql数据库,我们对数据恢复阿,历史操作查找阿什么都不会太在意,那么这些日志文件保留太长时间的,意义也不大,还不如删掉一些老的日志文件,来为系统留下大量的空间。

我们只要在配置文件/etc/my.cnf里添加下面这一句就行了:expire_logs_days=n就行了,“n”就是保留最近“几天”的日志信息,之前的就都删掉。

3、如果不是2的问题,那我们可以故技重施,看看data下面是哪个数据库的目录占用空间过大,找到这个数据库,cd进去,ll一下,可以看到这里存放着这个数据库的所有表信息,一般一个表由三个文件组成:

TABLENAME.frm: 表结构文件

TABLENAME.MYD: 表数据文件

TABLENAME.MYI:表结构和数据的索引文件

可以想到,如果一张表的记录很多,那么TABLENAME.MYD就一定会很大。

如果没有其他办法了,一定要删除这个表的数据,数据库才能恢复,那删除的步骤如下:

删除TABLENAME.MYD,再重建一个空的文件TABLENAME.MYD,数据库重启,登录到mysql,进入相应的数据库,执行delete from TABLENAME,这样就可以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