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定期监测很重要

王朝健康·作者佚名  2010-07-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国际专家发出警告,如果诊断不被作为疾病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心血管疾病的负担将会继续日益加重。在首届罗氏亚太心脏病学论坛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医学教授Marcel

Levi医生表示: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经常监测,房颤的疾病管理状况将大大改善。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8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8%患有这种疾病。房颤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是老年患者入院的主要原因。在过去的20年中,因此病而住院的老年患者数量增长了66%。房颤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相当巨大,美国大约有560万房颤患者,欧洲有450万,而在中国这一数字达到了800万。重要的是,房颤患者的中风率和死亡率至少是非房颤患者的两倍,而且由房颤引起的中风比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更为致命。

目前对于房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抗凝治疗如华法林,这种治疗方式已被证明可以降低至少三分之二(68%)的中风风险。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尽管抗凝治疗被证明对减少中风率相当有效,却并未在高危人群中得到充分利用。世界范围内,平均只有30%的房颤患者得到口服抗凝剂治疗,而据估计,应有60%-70%的房颤患者需要使用这种治疗。

对抗凝治疗的监测有多种不同的模式,而护理方式的选择对治疗结果至关重要。这其中包括普通门诊,即由医师通过采集静脉血液来检测;抗凝门诊,即患者在门诊用便携式监测设备,只需刺一下手指,一分钟内即可得到监测结果;还有就是患者自行监测,即患者在家利用便捷式监测设备自行监测。研究还表明,在抗凝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比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出血的概率要减少59%。

Levi医生认为:患者越多参与到自己的抗凝管理中来,诸如血液凝块、流血过量、甚至死亡之类的并发症就会有更大的减少。而经常监测——即使无法做到每周一次,至少也要每月一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状况。

■文/明月

()国际专家发出警告,如果诊断不被作为疾病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心血管疾病的负担将会继续日益加重。在首届罗氏亚太心脏病学论坛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医学教授Marcel Levi医生表示: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经常监测,房颤的疾病管理状况将大大改善。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8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8%患有这种疾病。房颤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是老年患者入院的主要原因。在过去的20年中,因此病而住院的老年患者数量增长了66%。房颤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相当巨大,美国大约有560万房颤患者,欧洲有450万,而在中国这一数字达到了800万。重要的是,房颤患者的中风率和死亡率至少是非房颤患者的两倍,而且由房颤引起的中风比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更为致命。

目前对于房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抗凝治疗如华法林,这种治疗方式已被证明可以降低至少三分之二(68%)的中风风险。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尽管抗凝治疗被证明对减少中风率相当有效,却并未在高危人群中得到充分利用。世界范围内,平均只有30%的房颤患者得到口服抗凝剂治疗,而据估计,应有60%-70%的房颤患者需要使用这种治疗。

对抗凝治疗的监测有多种不同的模式,而护理方式的选择对治疗结果至关重要。这其中包括普通门诊,即由医师通过采集静脉血液来检测;抗凝门诊,即患者在门诊用便携式监测设备,只需刺一下手指,一分钟内即可得到监测结果;还有就是患者自行监测,即患者在家利用便捷式监测设备自行监测。研究还表明,在抗凝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比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出血的概率要减少59%。

Levi医生认为:患者越多参与到自己的抗凝管理中来,诸如血液凝块、流血过量、甚至死亡之类的并发症就会有更大的减少。而经常监测——即使无法做到每周一次,至少也要每月一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状况。

■文/明月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