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一些消暑的饮料如果汁,汽水可乐等饮料,因为口感好又能解渴,总会深受大家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不过,苏大附二院骨科专家董启榕教授提醒:经常大量喝碳酸饮料的青少年更容易发生骨折,因为汽水可乐等碳酸饮料中多含磷酸,被大量摄入后会影响钙的吸收,将为日后发生骨质疏松症埋下了隐患。
大量喝碳酸饮料的青少年骨折的危险是同龄人的3倍
王女士的女儿在企业上班,事业心强,压力挺大,总加班,没事就喜欢喝可乐来提神解渴,天气热了,每天更是碳酸饮料不离手,最近总出现出汗、失眠、全身酸痛。王女士带女儿来到苏大附二院骨科检查,检查结果是患上了骨质疏松。王女士纳闷了:自己女儿才26岁,怎么也会骨质疏松?
对此,董启榕教授表示,大部分人会认为,骨质疏松症是:“老年病”“增龄病”,距离年轻人还很遥远。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人体的骨量有关,而老年人骨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年轻时的峰值骨量和以后的骨丢失率。
正常人在青年时期代谢旺盛,骨质合成大于消耗,30—35岁达到一生最高骨量,称峰值骨量,此后骨量逐年缓慢平稳下降。男性中年以后每年骨丢失率大约为1%,而女性绝经后5~10年,由于性激素不足,每年骨丢失率为2%~4%。而人对钙的吸收率与年龄成反比,平均每增龄10年,钙的吸收率减少5%~10%。80岁以上的老人钙吸收率极差。
碳酸饮料尤其是汽水可乐,大部分都含有磷酸,大量磷酸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一旦钙缺失,对于处在生长过程中的青少年身体发育损害非常大,骨骼生长缓慢,骨质疏松。有资料显示,经常大量喝碳酸饮料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危险是其他青少年的3倍。而在体力活动剧烈的同时,再过量地饮用碳酸饮料,其骨折的危险可能增加5倍。
静悄悄的杀手轻轻一碰、一扭就可能骨折
据董启榕教授介绍,骨质疏松症在平时基本可以不表现出任何症状,较隐蔽,但有骨质疏松的人一旦跌倒,很容易发生骨折,有时甚至轻轻一碰、一扭的轻微损伤都会令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的危害性还在于其无明显症状的进行性加重。随着年龄增长,骨钙在不断流失,一旦出现症状,骨钙丢失已很明显,短期治疗难以奏效。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发生于胸椎、腰椎、髋部及前臂。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15%-17%有椎体压缩性骨折,不仅影响身高而且还会腰疼,有的人自己都不知道,以为是人老了就“缩”了,其实并不如此。有数据显示,45岁以上骨折患者中75%的骨折与骨质疏松症有关。
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再发生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部感染、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可达10%~20%。
骨质疏松可防可治年轻女性应避免盲目减肥
要获得理想的骨峰值,董启榕教授认为,应始于青少年时期。合理营养、适量负重运动,可使人达到最佳骨峰值。坚持运动,加强肌肉和骨骼的锻炼,是重要的防治手段;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适量光照是基础辅助措施。年轻女性应避免盲目减肥。
对于女性和老年人,应有意识的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摄入足量的牛奶、豆制品和海产品等;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不吸烟、不酗酒都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作用;加强室外运动,既能提高骨密度,又能增加钙的吸收。
确诊骨质疏松后,还应规范治疗。董启榕教授表示,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测试是目前唯一的诊断骨质疏松症和评价骨折风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