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将逐步在三级医院和具备条件的二级医院设立临床营养科,并按1:150的床位比配备营养师。记者在北京市卫生局举办的“卫生系统医院营养治疗技能比赛培训班”上了解到,今后各医院营养师不论在人员配备上还是工作内容上都将得到统一规范。
据了解,营养科本来应该是医院业务科室的一部分,但是在上一轮的医改过程中,医院的管理向市场化发展,于是很多医院削减了对营养科的支持,因此导致目前北京市各医院营养科正在逐渐萎缩,营养师被合并到厨房做饭、在窗口卖饭。但也有部分三甲医院一直坚持开展营养配餐工作,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目前有8位营养师,每天他们都能接到各科室发来的会诊通知单,他们在参加会诊时,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订营养食谱。
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表示,今后,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的人数配备和工作内容将能得到统一规范。目前市卫生局正在对本市各大医院营养师的配备情况,以及目前尚存在多大人员缺口进行摸底调查。
邓小虹表示,今后,医院的营养师必须具有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并对住院病人实行三级查房制度。医生查房以后,营养师就要跟进,根据医生开具的营养医嘱,结合病人的口味为他们开具营养菜谱。另外,营养治疗也有望纳入医院的营养科管理,比如鼻饲管、静脉高营养等治疗都将由营养护士负责。
据了解,卫生部去年发布的《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当中明确提出,三级医院和具备条件的二级医院应设立临床营养科,其他医院可设立营养诊室。营养医师人数与医院床位数之比应至少为1比150,营养技师应按照与营养医师1比1的比例配备,营养护士应不少于3人。营养病房护士的配置应当达到病房护士配置标准。
医院营养师配备参差不齐
昨天,本市各医院将逐步规范医院营养师的消息公布后,记者第一时间对一些医院的住院病人当晚的食谱进行了调查。
记者发现,各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配备的状况和工作内容都参差不齐。有的医院患者能顿顿吃到营养餐,而有的医院营养食堂则已被取消,不少患者表示,希望能早些摆脱“大锅饭”。
营养食堂被承包变成“小炒部”
在东直门医院,住在皮肤病病房的一位40多岁的病人告诉记者,她和爱人在医院的营养食堂订了晚餐,晚上饭菜的选择有十几种,挺丰富,但是不会有为皮肤病病人特别提供的食谱,昨晚他们就订了米饭、水煎包、肉丝炒豇豆和豆芽炒粉条。
“皮肤病的病人不能吃辛辣和发物,菜谱里要是有你们怎么办?”记者问道。“不能吃的都靠医生叮嘱,自己注意,订饭的时候不选就行了。不过要是能有营养师给把关,我们就更放心了。”病人表示。
脾胃病病房的另一位病人,昨晚选择了食谱中的炒白菜和花卷。他也告诉记者,现在每天能够选择的十几种饭菜基本上都集中在一张大单子上,订饭的小姑娘念菜名,病人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至于病人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只能靠自己注意。
住在神内病房的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昨晚并没有吃医院的饭,他的家人告诉记者,医院的食谱还算丰富,但基本上都是“大锅饭”,老人的牙口不好,除了西红柿和豆腐其他的都嚼不动。“医院也不能天天给你开小灶,所以我们就到外面给老人买点儿,我要一碗面条可以让餐馆给煮烂点,医院就不能天天做到了。营养师要是能像医生一样,给病人对症制定食谱,我们当然欢迎他们早点儿上岗。”
记者了解到,这家医院营养科已经取消了很多年了,医院营养食堂早就承包出去,目前成为医院食堂的小炒部,为住院患者提供点餐服务。
开饭前营养师到厨房品尝
昨天17点30分,积水潭医院特三病区里的晚餐时间开始了,已经注射好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们正在等待晚餐。此时食堂服务员已推着巨大的配餐推车出现在病区门口,餐车上面分放着鸡蛋黄瓜炒木耳、海米油菜等菜品,车身上写着“营养配餐”四个大字。
营养科主任赵霞介绍,这是普通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晚餐,其作用是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指标。“如果有患者合并痛风或高尿酸血症,”她说,“我们就会给他开另一道食谱,不过今天我们没有收到科室的通知。”医院已配备了4位营养师和1位营养护士,他们每天的任务除了要按科室要求参加患者会诊外,每餐开饭前10-15分钟时,还要到厨房品尝患者的饭菜,“如果营养厨师没有按照要求做饭,比如太咸了或太油了,营养师要当场指导厨师予以调整,实在无法调整的菜品就得重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