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以来,国内粮食市场启动“政策暖春”,粮价纷纷上扬。而食用油市场却刚好相反,国际期货市场下行、国内终端需求清淡等因素使得国内食用油市场呈现弱势行情。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从北京锦绣大地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了解到,尽管目前食用油市场购销基本恢复到节前水平,但与往年同期相比仍逊色不少。
信息部监测数据显示,豆油、棕榈油、菜籽油三大油品价格全线下调。
散装类一级大豆油每吨批发报价7000元,较上月同期下调300元,跌幅4.11%;8度棕榈油每吨批发报价6200元,下调200元,跌幅3.13%;南方产菜籽油每吨批发报价10000元,下调800元,跌幅7.41%。而在散油报价下调的拖累下,市场上主流品牌大豆油每箱(5L*4桶)也下调5至7元。
玉泉路信息部负责人刘敬亮介绍,食用油市场目前已处于低谷阶段。近期以来豆油、豆粕同时出现价量齐跌的现象,而大豆价格则相对稳定,直接压缩了油脂企业的利润空间,个别企业出现减小开工率、停工的现象。另外,从批发市场角度看,多数商家对后期走势并不乐观,进货较为谨慎,保持相对较低的库存。业内分析,中国食用油对国外依赖程度较高,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持续走低影响了中国食用油价格的走向。
玉泉路市场信息部分析认为,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施工工地及外来人口数量有一定减少,这对食用油销售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不过,在经历了去年食用油“过山车”式的价格波动后,国家已经展开较为系统化的油脂油料自给自足的“保卫战”:先后共下达三批中央大豆储备计划,既维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又增加了国家储备,为今后保障国内食用油供给安全、稳定行情奠定基础。随着国内终端消费的减少和一年中消费淡季的到来,预计食用油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弱势震荡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