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药、上药两大“国资军”大举扩张的形势下,民营老大九州通的上市或将引发全行业变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18日发布公告称,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获通过。事实上,此前其上市之旅一波三折,历经数年,负责人士大叹艰辛。
而在两大国资军团国药控股、上药集团疯狂扩张的当下,作为异军突起的医药商业民营老大,九州通的上市无疑被赋予特别的意义,医药商业领域几大巨头的抗衡与竞争将更趋白热化,其扩张并购的博弈或引发整个行业的变局。
押宝现代物流
自2007年成功完成海外融资后,关于九州通海外上市的各种版本不断。而此前九州通一直寻求的红筹上市模式,由于《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10号文)的出台而被迫中止。九州通转而投向A股上市,于2008年开始进行股改。但随后爆发的金融危机,让国内IPO几近暂停,这令九州通的上市时间表再次推后。
尽管历时多年,但无论是海外融资,还是谋求上市,九州通的一个旨向一直未有改变,就是押宝现代医药物流,这在此次IPO中也格外明显。根据九州通招股申报稿显示,公司本次拟发行不超过1.5亿股,占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10.56%,拟登陆主板上海证券交易所,总股本将达14.2亿股。本次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上海、杭州、黑龙江等多个物流项目的兴建。
有业内人士评价说:“九州通的物流战略是非常有必要的,符合未来的趋势。”对普遍在微利中“挣扎”的医药商业来说,现代物流建设将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效益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而对于徘徊于主流大医院渠道之外、依靠以低成本、低收入“快批”模式杀出一条血路的九州通而言,现代物流的意义更显重要。初步建立起的全国性医药分销物流网络,是九州通此前能跻身医药商业第一阵营的最大资本。但随着竞争的升级,尤其是新医改下的政策导向的推动,九州通的物流构想也颇待升级。其招股申报稿显示,九州通计划在未来2~3年内完成全国的医药分销物流网络的战略布局,在中国主要区域中心城市建立20个左右省级大型医药物流中心,并围绕大型医药物流中心建立若干个地市级中小型医药物流中心,以培育直接配送的能力及延伸业务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对此,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九州通的优势在于其低成本和高效率,正好切中了新医改'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要害。另外,备受瞩目的《2010~2015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也大力提倡培育国家级、地市级龙头航母企业,这对九州通也是一大利好。当然,九州通的优势还在于其拥有全国范围内密集的销售网络,覆盖了国内70%以上的行政区域,这些大网络、大物流、大循环的营销方式都为九州通带来发展机遇。”
但正如九州通自己所看到的,其风险因素首先来源于“新经营模式带来的挑战”。以市场为导向的九州通模式,一方面让其剑走偏锋、异军突起,但另一方面也对其采购与销售环节的定价能力,成本、费用控制能力,物流配送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更重要的是,随着新医改政策向纵深推进,政府之手的力量更显强大,在地方保护主义滋长、以药养医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的环境下,这对走纯市场化道路的民营企业九州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行业变局
“九州通的上市,对目前国控、上药、九州通三足鼎立局面注入一股稳定力量。”上海第一财经研究院医药行业研究员黄丁毅如此评价。
在2009年度医药流通百强企业名单中,国药集团以650亿元的销售额位居第一;上药集团以348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列二甲;九州通以220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列第三。“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前三甲名次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随着今年华润成功拿下北药,其将成为上药和九州通的强劲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九州通上市欲望更强烈。另一方面,上市可以更快地得到资金,从而增强融资能力,这将使九州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扩张的能力。对整个行业来说,九州通上市后将推动医药流通产业加速洗牌,未来我国医药流通格局可能会因此而产生变化。”郭凡礼认为。
建立完善的全国性商业分销网络是医药流通巨头的共同梦想,这也是新医改的政策所趋。在最近一两年中,国控与上药的扩展步伐明显加快,纷纷跑马圈地,争夺地方优势商业资源,展开贴身肉搏。而九州通较之前两者则低调得多,而一旦通过上市获得充足资金,这一被动局面或被打破。
相比于国控、上药在各地的频频并购,九州通的扩张显得十分谨慎,更倾向于自建。其在建设新的医药物流中心前,一般会由周边省份已设立的医药物流中心进行3年左右的市场培育,以积累九州通在新进入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户资源,为新物流中心的成功运营奠定基础。其具体做法:首先,九州通会对拟进入市场进行市场调研,考虑拟进入市场的市场容量、成长性、竞争对手情况等因素,测算其可能取得的市场份额;其次,九州通会在当地设立办事处,派出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务员到当地拓展业务,积累客户与市场资源;再次,在业务规模能够支撑新建医药物流中心的运营时,九州通会在当地考察选择物流中心的建设地点和建设规模,开始谋划医药物流中心的建设。(医药经济报)
(责任编辑:魏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