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宫糜日记 宫糜与人格无关

王朝健康·作者佚名  2010-12-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导语: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最恐怖的事情是她的爱人漠视了她的身体。然而宫糜恰恰是这样的一种疾病,它伤害你,还可能让他厌恶你。而事实上,中国女性40%以上患有妇科病,已婚妇女患病率更达70%以上。这是一个宫糜女人的日记,它告诉我们,其实宫糜并不是洪水猛兽。

被宫糜击倒

第一次听到“宫颈糜烂”这个词,还是在两年前。一天晚上,和老公激情后打扫战场时,突然发现身下一滩鲜红的血迹。我顿时有点懵:月经?也不该这时候来,是哪里破了?可是也不疼不痒啊。第二天一早,我直奔医院。医生给我做了内诊,还用钳子把棉球伸入我的宫颈,随即鲜血就把棉球染红了,“出血这么多,你宫颈糜烂挺严重的!”

躺在检查床上,我的身体紧张地抽动着,胸口更是要窒息得发闷。我无比排斥“糜烂”这个词儿,当医生用糜烂来形容我的宫颈的时候,顷刻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秃鹫叼着那些烂肉的画面,我对自己的身体竟然感到有点恶心。

老公回来问我,出血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竭力地用其他诸如“发炎”、“出血”等词汇去替代“糜烂”,唯恐这个不怎么样的病名让老公对我的身体产生“不良反应”。我把医生开的洗液和抗菌消炎的药物都放在一个小角落里,治疗也总是一个人在卫生间里悄悄地进行。治疗在秘密中进行

治疗宫糜的过程,极度考验一个人的忍耐力。口服的消炎药、冲洗的杀菌液、塞入的栓剂,定期复查的医嘱……宫糜绝对是一个难缠的疾病,一旦跟它纠缠上了,一时半会儿是撇不清的。吃药、冲洗都还好,最让我难以忍受的是每天往阴道里塞药。

医生给我开了一种叫“消糜栓”的药,每天晚上清洗完阴道之后塞入。若在以前,临睡前我总是悠闲地看看电视或书,再往脸上敷个面膜什么的,很安详自在的晚间时光。可自从开始宫糜疗程之后,我的晚间时光就变成了一派慌乱。每晚睡觉前,洗手间就成了我的秘密“战场”,没个把钟头绝不出来。

每天像做功课似的小心翼翼完成这些程序,第二天等待你的是更让你揪心的事情——起床后,会明显感觉到阴道里有一坨一坨的东西流出来,浓浓的、白白的,还夹杂点药物和身体的腥味儿。很怕这些东西被渗到外面出糗,我就垫上了卫生巾。天气热时,我仿佛隐隐能闻到那种宫糜的怪味儿!为此,我还很自卑,不敢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也不敢让其他人离我太近,生怕那股令人难堪的味道会传到别人鼻子里。

每天很辛苦又很痛苦地做着这些事情,却又偷偷摸摸地不想被人知道,这种感觉让我崩溃。这样治疗了一个疗程还没有结束,某天再塞消糜栓的时候,却怎么也塞不进去。我以为是自己太紧张导致肌肉僵硬造成的,后来到医院复查的时候才知道,用了消糜栓之后,阴道里剥离了很多组织,排不出来,全堵在了里面,所以再用药的时候就塞不进去了。当医生拔出内窥器的时候,我看到上面沾满了粘稠的白色的东西。

治疗宫糜需要适应的还有那令人难堪的心理障碍。第一次去检查的时候,我还很难为情,到第五六次的时候,这种感觉才越来越淡了。直到现在,作为一个老宫糜患者,当我躺在妇科门诊的检查床上,由医生为我做清洗治疗的时候,我惊奇于自己的改变——在疾病面前,羞涩已无足轻重。是玩笑还是先兆?

我一边坚持着用药、冲洗,一边刻意减少夫妻生活的次数,出血的症状渐渐没有了,我感觉“宫颈糜烂”似乎已经远离我了。就在我要把这件事淡忘之际,“子宫糜烂”这个魔魇又突然跳出来捣乱。今年4

月份,公司组织体检。检查结果出来的时候,全公司二十多个女员工,医院唯独通知我去复查。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是办公室主任老陈,看得出来,她竭力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编造着一个善意的谎言:医院说你的巴氏检查样本和别人的弄错了,需要再取一次。

初听,我还真的信了,可是又一想,堂堂京城里的三甲大医院,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我知道这里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怎么别人的不错,偏偏我的就出错了呢?我站在那儿,脑子里一片空白,仿佛休克了几秒钟,突然间,脑子里又飞快地转动着,癌症、死亡、痛苦……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一并向我袭来!

复查时,医生给我做了比巴氏涂片更高一级的“TCT检查”,从诊室出来的时候,整个人是游离状的,身体很轻,心却很重。刚刚进入8月,那天我穿得很厚,手却冰凉冰凉的。从人生边上走了一圈

拿结果的那天,我早早就去了医院,却一直没敢到化验室的窗口去取检查结果。那一张单薄的纸的分量一点也不单薄,它像一份生命的判决书,决定着生和死的界限。我一直在长椅上坐着,直到临近中午下班,我才哆哆嗦嗦地去那一大堆的检查单中寻找自己的名字。

突然,我的名字跳入了视线。我摒住呼吸接着往下看那上面左右我命运的一行字——霉菌、疱疹、HPV感染提示:均无,宫颈糜烂(中度)。也就是说,我根本没有得癌症!为了进一步证实,我飞快地跑到诊室,找到上次给我看病的医生。她证实了我的想法,但是却提醒我,我的宫颈糜烂很严重,必须进行治疗了。根据我的糜烂程度,做物理治疗效果比较好,但是因为我还没有孩子,怕对以后的生育有影响,让我自己考虑一下。

我说我不用考虑,哪种方式效果最好就做哪一种吧。在生命和未来的生育之间,前者的重量要大得多。尤其是差一点走在了人生边上,突然被拽回来的时候,那种对生命的渴望和珍惜尤为强烈。只要能活着,我什么都愿意,还怕这物理治疗吗?

和医生约定了治疗的时间,我感觉自己是飘飘然地出医院的。压在心里一周的重负,就在这个上午被转移走了。回到家,老公在厨房忙着做饭,我一把抱着他,久久地不松手。他以为我只是在撒娇,却不曾知道我这一周从地狱重返人间的煎熬历程。走了这一圈下来,我更珍惜这失而复得的幸福。那天的晚饭吃得格外香,连白米饭嚼在口中都是那么有滋味。我在心里喃喃地说:“活着真好,健康真好!”“宫颈糜烂”是个谎言!

值得说明的是,后来去医院做“手术”,物理治疗没有我料想中的那么疼。回家的路上,腰稍微有点酸酸的感觉。我告诉自己过些日子一定再去做个复查。这一次,希望能和宫颈糜烂做一个彻底的了断。

宫颈糜烂基础知识

宫颈糜烂的病因

宫颈糜烂的症状

宫颈糜烂的检查

宫颈糜烂的鉴别诊断

宫颈糜烂的预防

宫颈糜烂的并发症

宫颈糜烂的治疗

宫颈糜烂相关药物

鱼腥草素钠栓 宫颈炎康栓

康妇特 消糜栓

妇宁栓 强力碘溶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廖秦平教授指出,一些患者的的经历充分代表了当前对“宫颈糜烂”过度诊疗的现状。“很多医院就是通过夸大宫颈糜烂的危险性,并用阴道镜‘放大’糜烂面的透视图,还将它和宫颈癌混作一谈,引起女性的恐慌。”

在很多人看来,若“糜烂”一词和身体某一器官搭上关系,十有八九是“重症”———宫颈糜烂就是如此。但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会常委、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廖秦平教授指出,国外医学界早已废除了“宫颈糜烂”这一诊断,“很多时候宫颈糜烂不是大事,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看看网友应对宫颈糜烂的方法】

其实,“宫颈糜烂”不能按字面去理解,因为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糜烂。廖秦平介绍说,女性性成熟后,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向外生长,会取代原来鳞状上皮覆盖的部分。由于柱状上皮薄,毛细血管丰富,颜色发红,宫颈糜烂也就因此得名。廖秦平说:“如今医学界已经有了共识,认为宫颈糜烂应该称为‘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外移’,或‘宫颈糜烂样改变’。这是一种生理表现,不是疾病。”

根据糜烂所占宫颈面积的大小而分为轻、中、重度。轻度的糜烂通常没有症状,中、重度的糜烂由于柱状上皮的抵抗力较低,可伴有一些微生物的感染,从而会有白带增多,同房后出血、外阴骚痒、下腹疼痛、腰酸痛等症状,此时弄清疾病来源应进行相应的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