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喜欢生吃动物来“治病”或者“保健”。“养生教母”马悦凌的“生泥鳅疗法”把一大批人吃得进了医院,也并没有让人们从根本上去思考这些“另类疗法”的风险与好处,只是简单地认为受害者运气不好,碰上了“不好的泥鳅”。为了美味或者虚幻的“保健”,生吃青蛙、生吃蛇胆、生喝蛇血的大有人在。近日广东某女士胸部发现寄生虫形成的肿块,再次引起人们对“生吃”的关注。吃这些东西有风险,那么风行世界的三文鱼,生吃会有危险吗?
三文鱼等鱼类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重金属污染、生物毒素、寄生虫以及致病细菌。
重金属污染由鱼类生长的水质决定,而生物毒素由水体中的一些藻类和真菌产生。它们由鱼的来源决定,后续加工处理的影响不大,生吃熟吃也就没有多大差别。所以,避免这两方面的风险,只能通过鱼的正规来源来保证。
三文鱼可能感染的寄生虫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异尖线虫。如果一次吃下去的量比较大,会产生急性食物中毒;即使吃得少,也可能导致人体今后对线虫过敏。
作为在冷水中生长的寄生虫,异尖线虫并不难杀灭。比如在60度之下,它们会被秒杀。但对于喜欢生吃的人来说,加热到这个温度都是无法接受的,也就只能通过低温来冻死它们。作为比细菌高等一些的动物,它们的确可以被冻死,只是需要的条件稍微严苛了一些。欧盟规定,鱼必须低于零下20度储藏24小时以上,才可以用于生食。他们认为,这样的处理可以充分杀死这些寄生虫。美国没有强制规定,只有推荐性的“操作指南”。而这个推荐比欧盟的要求还要严格得多,是零下20度7天以上,或者零下35度15小时以上。
显然,与欧盟的要求相比,美国的指南以可以更充分地杀死线虫,但是其操作难度比较大可。欧盟的要求要更容易实现,一些线虫存活率与储存温度时间的实验显示,这一要求也可以获得相当高的安全性。日本没有这方面的规定,而喜欢生食的人又多,所以日本吃生鱼感染寄生虫的病例就要远远多于欧洲和美国。
有的人会嫌这样的冷冻处理会破坏鱼的风味口感,喜欢“新鲜”的生鱼。既无加热,又不冷冻,就只能依靠肉眼来识别寄生虫并手动去除。好在寄生虫比细菌大多了,可以通过肉眼看见。如果把肉切得很薄,很细致地检查,也有可能除之而后快。不过,很否“保障安全”,还取决于鱼本身有多少寄生虫,以及检查去除得是否完全。这就多少有点依靠运气了。
细菌则是另一种情况,无论如何冷冻,它们也只是停止了活动,消停下来并不意味着死亡。只要温度升高,它们就重新焕发活力。剿灭细菌,最有效的还是加热。近年来兴起的高压灭菌,可以在保持生食风味的前提下“压死”细菌,或许在将来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总的来说,不能简单地说生吃三文鱼是“有”或者“没有”危险。安全性首先取决于鱼本身,如果鱼本身没有寄生虫和治病细菌,那么自然就没有问题。如果有一定量的寄生虫和治病细菌,那么合理的处理加工可以把它们充分地杀灭。但是,我们很难判断鱼的身上是否带有这些“风险因素”,也不一定清楚它们是否经过了规范合格的预处理。生吃并不意外着一定有问题,只是风险要高一些——当“美味”和“风险”出现了冲突,如何抉择就完全是个人的喜好了。
健康资讯搜狐健康| 保健养生| 寻医问药| 中医中药| 新闻产经
今日热点推荐
[保健] 预示着死亡的走路姿势4个好习惯让你多活20年
[保健] 十大最糟糕结婚理由口水的8大功效你知道吗
[疾病] 五脏发出的求救信号不同哮喘者用药剂型不同
[保健] 早餐第一口吃什么最健康常见的解毒食物有哪些
[要闻] 京城妇产科大对比 亲身体验揭理想生娃地
[要闻] 农大研究生论文曝猪肉铅超标率38.46% 官方否认
[要闻] 雪碧中柠檬酸腐蚀易拉罐 专家:弱酸对人体无害
[要闻] 老年男性成艾滋病高发人群 多数在住院时被查出
[要闻] 儿童乘车安全堪忧 安全座椅使用率仅为15%
[要闻] 美国脑膜炎疫情蔓延:涉及15个州19人已丧命
[奇闻] 12罐雪碧放3个月变空罐 里面饮料神奇“蒸发”
[奇闻] 星巴克卖早餐 50元一顿太贵消费者称“吃不起”
[奇闻] 上海儿童性早熟发病率已达1% 女孩是男孩5倍
惊世骇俗的“猪人”
中日充气娃娃工厂对比
9种常吃的最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