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銳明醫師擅長治療痛癥,其中以治療膝關節疼痛最為突出。關節的疼痛因素很多及復雜,但其中以骨質疏松引起的骨關節炎占大多數。骨質疏松是骨骼的有機類物質和礦物質等比例丟失,使骨量減少所致。
骨骼的主要成分有以下三類:
⑴有機類物質:骨骼中的有機類物質主要起促進骨骼生長、修復骨組織、供給骨營養、連接和支持骨細胞以及參與骨骼新陳代謝等方面的作用。如蛋白質、膠原纖維、酶類、骨基質、硫酸軟骨素等。
⑵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鈉、鎂、鐵、氟等離子,其中以鈣離子含量最多,磷次子。體內的鈣常以磷酸鈣等形式存在。是骨骼的主要成分。骨骼中的礦物質,特別是鈣和磷以結晶的方式排列成行,使骨骼具有一定的強度和韌性,起到支架的作用。
⑶水分:骨骼中的水分是骨組織生長、發育、代謝的介質。
關節是由關節軟骨、關節囊及關節腔構成。關節軟骨位於構成關節的骨端表面。關節囊是一種致密纖維組織,包在關節外圍,形成一個封閉的關節腔隙。關節囊內側面有一層薄膜,叫滑膜。滑膜能分泌滑液,潤滑、營養關節軟骨。
骨質疏松癥一般分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和繼發性骨質疏松癥。退行性骨質疏松癥又可分為絕經後骨質疏松癥和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老年人患病率男性為60.72%,女性為90.47%。
以新加坡為例,具統計新加坡的成人當中,每25人就有一人患關節炎,女性比男性的比例高,年輕患者也逐年增多。而老年人最常患骨關節炎,病因是長期使用關節,導致關節軟骨老化或磨損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