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热吃”最不利于长寿

王朝健康·作者佚名  2009-06-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趁热吃”一向是中国人待客的一句客套话,不过,这种礼节似乎应该改改了。

近日,据台湾癌症临床研究发展基金会的一项报告指出,吃得过冷过热都会有损肠道和身体机能,平时多吃和体温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缓肠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寿。

中国人的饮食一直离不开“热”字

从冒着热气的面条,到馅料热乎的包子饺子,以及滚烫的火锅,中国人的饮食一直离不开“热”这个字。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边疆表示,这是因为,亚洲人体质相对较弱,吃热食可以为身体提供更多的能量,帮助人们御寒保持体温。相比之下,欧美等地的人体格更壮,平时吃得食物本身热量更高,因此对食物温度没有特别的要求,所以他们的饮食结构中冷食较多。

如果您想详细了解,请看-喜食烫辣警惕口腔癌变

“当然,中国人爱吃热还有一个原因是,许多食物的美味需要温度来‘激发’,而中国人的味觉和嗅觉早已适应了这种被温度激发出的香味,所以热食成为国人千百年来不变的饮食习惯。”边疆说。

尽管如此,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饮食过热和食道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息息相关。这是因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组成的,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过烫的食物温度在70—80℃左右,像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食道壁。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可形成浅表溃疡。反复地烫伤、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肿瘤。

推荐:麻辣烫的十大危险分析

健康提醒:清早第一口应选择吃温热的食物

【中医也不主张饮食过热】

中医也不主张饮食过热

中国中医科学院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姜良铎说:“在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过程适宜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过热的食物会导致气血过度活跃,胃肠道血管扩张,对肠胃产生刺激。”

相关链接:养胃三误区 胃病患者不宜常喝粥 香蕉是否能治胃溃疡?

因此,最合适的食物温度是“不凉也不热”。“许多家长在给小宝宝喂饭时,都会吹至微温后再喂,其实,这个温度对成人来说同样是最合适的。用嘴唇感觉有一点点温,也不烫口,就是最适宜的。”姜良铎说。

同样,人们在饮水时也应该讲究温度。日常最好饮用温水,水温在18—45℃之间。过烫的水不仅会损伤牙齿的珐琅质,还会强烈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黏膜。即使在冬天,喝的水也不宜超过50℃。如果实在怕冷,可以多吃些姜、胡椒、肉桂、辣椒等有“产热”作用的食物,既不会损伤食道,还有额外的保健功效。

推荐:防治打嗝八妙招 喝水别趁热 吃饭少说话

如果您有想说的话请到食疗营养,如果你还想继续看,请点击这里:保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