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8NO.56
曾几何时,百年老店的招牌似乎已经逐渐被新生力量的光芒所掩盖,然而,当我们重新审视六十年之征程,发现,这些沉静而低调的老字号身上所散发出的魅力,那些奋斗历程闪烁出的创新光辉,那些自始不变的传统技法,那些让人念念不忘的尘年美味,都值得国人骄傲。六十年之际,我们有责任将传统的中国文化传达给网友,有义务将老字号的深厚历史展示给新时代的人们。当我们在追求潮流时,是否也应该想想那些镌刻在中国人心中的传统美味呢?
曲园酒楼是北京经营湖南风味菜肴的中华老字号。始创于清代光绪年间,原址在湖南长沙,1949年进京落址在北京西单后迁现址。
曲园酒楼以其地道的湘味赢得食客青睐。享誉京城后社会各界名流常在此办宴,尤其在京的湖南人相邀在此,并留下墨笔。齐白石、梅兰芳、阳翰生、周扬、吴晗等文人名士、梨园书香都曾光顾曲园酒楼。1952年,新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元帅授衔后,就在曲园举办庆宴15桌。同年,曲园酒楼的厨师被请“出外会”,为外事服务,毛泽东主席在品尝曲园的菜肴后,夸赞是“地道的家乡风味”。
曲园酒楼的菜肴讲究原料入味,善用熏腊原料,菜肴口味以香鲜、酸辣、软嫩为特点,擅长炖、煨、蒸、炒、烧。特色菜肴有酸辣肚尖、东安子鸡、子龙脱袍、蒸腊盒、炒腊肉、茶树椒蒸鱼头、祖庵系列菜等。
地 址:西城区展览馆路48号
订餐电话:68318502
甲鱼裙爪
湘菜名店 百年曲园
1、第一家店开业时的情况
曲园酒楼是开业于清光绪年间的湖南老字号,1949年在北京西单商业街开张,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最早经营湘菜的中华老字号。
有资料记载,1949年进京前的老曲园原坐落于湖南长沙,是名震三湘四水的名字号。曲园酒楼最初开业本不见经传。后来官厨出身的掌门人“以文促商”的理念治店才渐渐有名。曲园酒楼选址特别,开在一家公馆的花园内。
馆内亭台掩映,花木扶疏,环境奇好。因此常有文人墨客、雅士贤达光顾。这家店主也是不俗之辈,隔三差五的常邀墨客吟诗作对或即席挥毫。有位贤达以“曲园”为题写了三副嵌字联。一为四字:“古城之曲;因地为园。”二为五言:“一丘藏曲折;半亩壮园亭。”三副为七言;“几曲栏干文结构;一园花木画精神。”此佳联雅事当年为老店增色,光顾食客渐日增多,名气随之上升。曲园酒楼真正的发达、兴旺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论规模、气派据说在全国都数的上。四层楼结构的餐厅可同时开席160桌。还另辟有专供文人墨客诗酒联欢的单间、雅座,有豪华客房,有供婚礼婚宴用的小礼堂。接待客源多是豪商富贾、湘地幕僚及长沙知名人士。经营的湘菜在全国谓之“独尊”。
殊不料,1938年在湘火鼎盛之际,曲园酒楼遭遇灾难。有历史记载,1938年11月,蒋介石实行“焦土抗战”政策,长沙火海一片。
曲园酒楼庐舍丘墟,在劫难逃,在“文夕”大火中被焚。自此一蹶不振而歇业。之后,厨师四散异乡。
抗战胜利后,由长沙原曲园酒楼的一部分人在南京太平路开设了湖南曲园酒楼分店,时值国民党正大选总统,一度生意又特别兴隆,还新建了三层楼的大餐厅。工作人员也达到三百人左右,每天能办一百多桌酒席,经营正宗湖南风味菜。一九四九年三月南京解放了,当时百业停开,都在等待新政府的政策,这家餐厅也随之歇业了。
“回忆酒楼迁创史,来自金陵第一家”。南京解放之后,一班留在南京的人,当时均无生计,于是由一个叫周福生的人发起,到北平开湖南饭馆。他们在南京曲园酒楼的二楼合伙写了契约之后,便来到北平,开创北京湖南曲园酒楼。
1949年在湘人的倡议下,湘火最盛的南京曲园酒楼迁入北京。自此老店获新生,进京不久一炮便走红而名声大震。
酸辣肚尖
2、百年老店辉煌史
由于曲园经营的湘菜独具特色,制作新奇,又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早年有著名的湘菜厨师萧荣华及省内有名的厨师袁善成、丁云峰、史玉和及之后的石荫祥、邹桂生、杨西池、杨根生等名师,进京后又有象凌振杰、周福生、刘汉松等身怀绝技的名师坐阵,因此开业不久,便吸引来许多文人名士,象齐白石、梅兰芳、周扬、田汉、吴晗、杨翰生等生前都常来曲园酒楼光顾,芙蓉国的独特风味飘香古都。
《曲园饭馆》的字匾即出自湖南湘潭人齐白石老人之作,齐老还特意为曲园画了一副一米宽、八十厘米长的《大白菜王》名画(画中有白菜、罗卜、冬笋、雏鸡等)。可惜这两件珍品尽在文革中遗失,成为一件憾事。
郭沫若早年家住西四大院一号,他同夫人于立群常来曲园便餐,与曲园交情甚深,也对曲园的风味评价极高。五十年代初期,郭老在当时朝阳门内国家文教委员会庭院宴请苏联文化部长及其随行人员,当时出席宴会的有陈毅、贺龙、毛岸英以及巴金、周扬、沈雁冰等。曲园酒楼的技师、服务人员自带工具,一应原料,挑笼担担前去筹办。为了既突出庄重气氛、又便于服务,宴席设计为五角星形。当时都做了哪些菜,现在不可能一
一记起,但象东安子鸡、清蒸甲鱼、紫龙脱袍、腊味合蒸这些传统风味菜自然是少不了的了。饭后郭老同曲园工作人员交谈,他说,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年,其中称大者只三种人,其一是大人,是生身的父母;其二便是大师傅,是养命之人;其三是大夫,是救命之人,皇帝都称不得大,不能小看大师傅啊。郭老的话无疑对曲园的工作人员是极大的鼓励,更使曲园职工认识自己工作的光荣和重要。
曲园酒楼在湖南长沙时,云集了“三湘四水”的名厨。先盘开店的店主早先是位高官的家厨。而后被湘人公认,具有一流水准大师级高手萧荣华,得意高徒“陈胖子”,袁善成、史玉和等都曾在曲园酒楼掌灶。特别值得骄傲的是进京后,1953年至1976年相继有两名曲园厨师成为毛泽东主席的厨师,给领袖做菜17年。据记载15岁进入长沙市曲园酒楼从师史玉和的石阴祥从1959开始到1975年,毛主席每次回到湖南,皆由他掌勺。1991年,湖南省政府授予他“湘菜大师”称号,为湘菜大师第一人。
也许正因为如此背景,1955年国家授衔十大元帅举行庆功欢宴,曲园酒楼才有机会“露了脸儿”。 曲园酒楼的湘菜在北京已是有口皆碑,堪称上品。
1955年的八一建军节,正值十大元帅授衔之后,因为十大元帅之首的朱老总是四川人,喜食辣味,而当时北京还没有四川馆子,湖南的辣味便在北京成了独一处。彭总本身是湖南人,因此庆贺宴会择在
曲园酒楼,还有被授将军衔的二十名将官以及军政界的首脑人物都出席了,共摆十五桌宴席。
3、百年老字号的这60年
近些年,随着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原来地处北京老商业区内的一些老字号纷纷迁移。挺好的买卖,挺靓的牌儿,挪地儿后怎样了呢?据对几家挪了地儿的老馆子跟踪了解,异地安家的老店名号生意依然火爆,在北京人心目中的分量一点没减。
曲园酒楼是1997年迁离西单的。几经辗转迁入现址 。
说来,在时下绕世界是饭馆的京城,能给老字号找个象模象样的地儿也不是件容易事。自打接到拆迁通知后,当时的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为恢复曲园酒楼可没少费劲。先后在丰台公园里、车公庄路口、阜外大街
145号等异地经营,可比起在西单那时的规模、气派都差点儿。因为辗转这些年曲园虽有点窘态,可不曾想真有不少顾客追字号,挪哪追哪,到哪儿都有熟脸儿。老字号除了人们对它有一种长期形成的亲切感外,值得追的是口味地道的菜肴、诚意的服务,独特的技术和始终不变的信誉。尤其是曲园酒楼在相当的老顾客心目中,有着难以割舍的沉甸甸的分量。
今天的曲园酒楼,经过精心装修后,在西城区展览路48号落户重张。新曲园在菜肴上不仅继承了传统名菜,而且根据现代人的喜好和口味变化,增添了新派湘菜。在环境上不但典雅清秀,更突出了古湘风韵,特别是雅间厅名十分讲究,都沿用了名家的题字和墨宝,在现今的餐饮业中也算很独到了,显示了曲园酒楼不同凡响的浓郁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