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几场大雪让全国的天气骤然变冷,随着气温的急剧下降,去医院挂吊瓶、打点滴的人数也在激增。记者走访时发现,北京的各大医院接诊的病人比以往明显增多,出现了入冬以后的第一个高峰期。记者在急诊输液室发现,前来输液的病人已人满为患,多数患者感染的是呼吸系统疾病。
加上最近的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的双重流行,让许多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同时也心怀忐忑:既要治好病,又害怕被传染,到底该怎么做呢?是不是一生病就要去医院打点滴呢?对此,专家持有反对意见。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原海军总医院药剂科主任孙忠实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生病就盲目输液、乱用抗生素的做法很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孙忠实指出,在我国一直存在输液过度的问题,这其中至少有一半的输液是不必要的。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用药方针是三步走的原则,即能用口服药就不采用肌肉注射,能用肌肉注射就不用静脉注射。一般来说,口服药大概占到患者总用药量的一半以上,肌肉注射占到三至四成,静脉注射占到一成左右。但在有些医院输液的比例却明显过大,甚至超过了四成。其实,很多人只图静脉注射“来的快”,却忽略了静脉注射的安全隐患。
一般来说,口服药需要经过一个胃肠道吸收的过程,生物利用率相对较低,因此过敏反应也会相对缓和。而静脉注射则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入血液,药物浓度比口服药高得多。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则会表现得异常剧烈,患者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此外,由于静脉输液要借助医疗器械,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患者不适甚至感染。
不光是盲目输液的问题,我国的抗生素滥用的现象也非常严重,世界卫生组织曾对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状况作出评估:中国97%的病毒性支气管感染患者使用了抗生素;在初级医疗保健体系中30%—60%的患者使用了抗生素。这些都会加快微生物产生耐药的速度。而耐药性一旦产生,患者的患病时间将大大延长,患者死亡的危险性也将增加,同时使流行病发生的时间更长,使其他人被感染的危险性增大。
针对西药抗生素耐药的问题,专家指出,对于感冒等自限性疾病,尽量靠喝热水、多休息等非药物疗法,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不过,一旦患病也要及时治疗,选择恰当的药物和治疗手段才是最关键的。
最后,专家提醒,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各类呼吸道疾病患者还会不断增多,大家务必要严加提防流感等各类呼吸道疾病,应采取措施预防流感。例如及时添加衣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减少到人口密集、透气不好的公共场所;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