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票之差,美国奥巴马政府的医疗改革提案上周终于在国会闯关成功。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围绕医改的种种争议就此“尘埃落定”,普通美国民众对此的反应可谓是五味杂陈。
记者就如何看待新医改法案询问了身边不同背景的美国人,出乎意料的是,每个人的第一反应均是迟疑之下表示“我不太熟悉法案的具体内容”。确实,经过十个月“讨价还价”和反复修改,很少有人能够完全了解最终版本的法案。
但是,医保于个人事关重大,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注点。“美国的医疗费用实在是太昂贵了,必须要改革。”出生在纽约皇后区一个普通非洲裔家庭的埃文斯非常坚决地说。
高额的医疗保险常令美国低收入者“望而却步”,据统计,2007年美国申请破产的家庭中,62.1%的家庭首要财务问题是“医疗费用过高”。根据新法案,超过3200万没有医保的人将在2019年底拥有医疗保险,即美国的医保覆盖率将提高到95%。特别是年收入在1.5万美元以下的低收入人群将被列入政府的医疗援助计划,而年收入在1.5万至4.4万美元之间的也能获得政府的补助。
在一家私人非营利性机构工作的所罗门太太有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儿子,她最欢迎新法案中有关子女在26岁之前都能够挂靠父母医保的规定:“年轻人信用记录历史太短,想买到价钱合适的医疗保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很多年轻人干脆不投保,可是一旦生病特别是重病就要面对巨额的账单,简直是"灾难"。”
受访者普遍赞赏的是,现行体系下,保险公司理直气壮地以“既往病史”为由拒绝为申请人投保或续保,所以患有心脏病或者糖尿病等病症的人恰恰得不到保障,这一点在新法案实行后将得到纠正。
在费城一所大学教计算机的李先生10岁时随父母从韩国移民到美国加州,在他看来,美国是所有工业化国家中唯一没有全民医保的国家,这是“令人不能接受的”,因此新的医疗法案明确规定每一名美国公民都必须投保是一大进步。
但是,随着医改令政府开支大增,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个人和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家庭将被加征个人所得税,税率将从原来的1.45%提高到2.35%。
在一家商业服务机构工作的蒙特策表示反对医改方案,他觉得不公平的是,自己辛苦工作还会面临医疗费用增加的可能,没有工作的人却可以“不劳而获”,这样一来这些人找工作的积极性会更低,而真正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压力会更大。
与此相对的是,医改中雇主必须为员工投保的规定并没有像之前担心的那样打击到小型企业主的创业积极性。上文提及的韩国移民李先生举例说,像很多第一代移民一样,他的父亲到美国后受年龄和语言限制放弃原专业开起了加油站。按医改规定,雇员少于50人的企业为员工购买医保能够获得“抵税信用”(taxcredit),就是说政府帮忙负担,这样他的父亲在招人时就能加上医保,应该会更容易吸引人来应征。
不过,尽管在具体措施上意见不同,所有人都一致认为美国现有的医疗体系问题重重,“必须改革”。《今日美国报》最新调查显示美国人对新医改的“好感”逐渐上升,支持与反对的人数比例为49%比40%。
股票市场的表现也呼应了这一趋势。医改通过后的两天,美国股市连涨,标普500指数中医疗板块涨幅超过大盘,而此前诸多分析师还连连唱衰医疗股。随着纳入医疗体系的人数增加,一方面没有保险的病人看完急诊后拖欠高额治疗费用的现象会减少,缓解了医院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处方增加,制药企业销售额会随之上升。至于对保险公司的诸多限制,小型保险公司受影响更大,实力雄厚的大保险公司则可以趁机吞并,而且全民医保意味着大量新增客户群,医改也未对保费上涨设置上限,因此长远看来相关行业是“商机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