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外贸发展环境,完善稳外需、促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确保人民币汇率和出口退税等政策的稳定,强化政策预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改变中国企业只做产品不做市场的落后局面。
最近,国际上叫嚣中国“新重商主义”的论调一浪高过一浪,始作俑者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2009年12月,保罗·克鲁格曼发表题为《中国新年》的文章称,中国的“重商主义”使世界其它国家的GDP下降了约1.4个百分点。按照美国占世界GDP的比例,以及1个百分点的GDP相当于1百万个工作机会,美国为此损失了140万个就业机会。日前,其又在题为《拿下中国》的文章中声称,鉴于中国通过低估人民币汇率维持贸易顺差,美国应把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进而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附加关税,最终迫使人民币升值。今年2月,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题为《小心你的侧翼,美国!》的文章称,无情的“重商主义者”中国正从侧翼对美国展开包抄,包抄是如此有效以至已经危及美国的经济、金融和政治独立云云。
面对攻击的中国经济
所谓“重商主义”,是指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家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这种学说和体系认为,只有货币才是一国的真正财富,拥有大量财富才是一国富强的真正标志。利润是在交换中贱买贵卖的结果,国内贸易一方所得只是另一方所失,不能增加本国财富。因此,国家要致富除了开采金银外,发展对外贸易才是增加财富的最佳出路。而在开展对外贸易中,一定要坚持多卖少买,维持贸易顺差的原则。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出口已占到全球出口的9.8%,我们达到这一比例只用了9年时间。日本从占全球出口份额的4%到10%,用了24年时间,德国用了16年时间。中国制造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在9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大,几乎无处不在,因此而引发贸易摩擦与冲突在所难免。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现针对所谓中国“新重商主义”的攻击,在全球范围全面遏制中国制造产品则是别有用心。从根本上讲,是其出于推行经济复苏战略、维系经济强势地位的战略考量。
为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美欧等发达国家提出了要“重振实体经济”,开始出现了高层次的“产业回归”,通过发展新兴产业部门以及将传统经济转为“绿色经济”等方式,从高端占领实体经济市场。同时,发达国家通过推行“低碳经济”,酝酿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产品征收碳关税,胁迫其货币升值等手段,力图以下猛药的手段,彻底削弱中国产品的成本优势,并从其内部加大产业的转型压力,摧毁产业发展的“时间轴”,扰乱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因此,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外部压力明显加大,调结构、拓市场、促平衡的任务相互叠加,十分艰巨。
医药产业如何应对
就我国医药行业而言,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外贸路径依赖,即主要依靠粗放型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2009年,我国医药产品出口额再度达到了历史新高,为329亿美元,大宗原料药、医用敷料和耗材等低附加值产品占到我国医药出口总额的60%以上。以大宗原料药为例,已占到全球出口量的40%以上,几乎与印度共同左右了国际原料药市场。由于中国制造医药产品通常是打低价牌,没有自主品牌,医药领域亦已成为国际对华实施贸易救济的重灾区之一。
面对西方变本加厉的攻击,医药行业该何去何从?有人提出,人民币升值、低碳关税的开征未尝不是件好事,中国“两高一资”产品的过度出口只能以牺牲环境换取微薄的外汇,实现产业转型的时机已经到来,在外部压力下,我们不如顺势而为。这种观点乍听似乎很有道理,但问题的关键是该如何掌控好我国医药产业升级的节奏与力度,最大程度地减少由此带来的成本和可能出现的一系列负效应。
我们知道,在我国医药行业从事出口业务的约4万家企业当中,大多数是对外议价能力很低、甚至是没有议价能力的中小企业。如人民币过快升值,将会直接对这些弱势企业形成强烈冲击,企业必将面临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严重亏损、破产的风险。在目前情况下,人民币币值的过快、过度升值,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不仅无法优化结构,反倒导致结构问题积重难返。在医药行业,我们正面临“赶超”与防止“被赶超”的双重任务,即防止比较优势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拱手让给他人,在国际分工体系下尽可能持久地为我提供经济利益,并确保全行业160万劳动大军的就业稳定。同时,还要加大投入,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印度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展开新一轮竞争,以较快步伐进入高端产品领域和高端市场,进而为医药外贸与产业发展开辟可持续发展空间。而大幅度的汇率调整,将会严重打乱整个医药产业战略发展进程。另外,从产业组织学的层面讲,一个产业当中若干子产业的退出,必须要事先设定好退出通道,制定合理的时间表,过快的撤离将会适得其反。
由此看来,推动结构调整与确保比较优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必须统筹协调看待,做到相辅相成,绝不可以偏废一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外贸发展环境,完善稳外需、促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确保人民币汇率和出口退税等政策的稳定,强化政策预期,增强广大企业的信心,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改变中国企业只做产品不做市场的落后局面,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开展“绿地投资”、股权投资和境外并购等,以获取国际知名品牌、一流技术、营销网络和研发资源,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针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的不利形势,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产业损害预警,未雨绸缪,另一方面更要统筹运用政治交涉、法律抗辩、WTO争端解决机制,积极发挥商业协会的重要作用,全面做好应对工作。
(作者系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综合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