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婴儿或幼儿最多的语言表达就是爱这个字,什么可爱、亲爱、疼爱……,孩子在这些共同的字眼儿里感受到舒服与安全,于是,他们会把食物、保护与一切需求同爱这个字联系起来。
著名作家刘墉有一次谈到他3岁的小女儿时说,每次他出差回来都会给女儿买礼物,但有一次他忘了,回家后女儿没见礼物,便说道:“爸爸不爱我了,爸爸不爱我了……”
幼儿把自己的需求同爱直接联系,是一种本能,也是我们人类的本能。所以爱需要传递,并需要被接受和感知。由此联想到有些人,他们会把爱挂在口头上,却没有实际行动,那么对方便感受不到爱。
当一个幼儿感受到爱,也就是需求得到满足时,他(她)一方面会享受爱的果实,另一方面便把这种互动的方式记录下来,成为他(她)将来传递爱的程序。比如说,当一个母亲喂养孩子时特别用心,一边喂一边把爱挂在嘴边,然而,这个孩子已经吃饱了,却迫于母亲的压力透支进食。那么,当这个孩子对外界表达爱时,也会把很多内容添加进去,让对方感到压力与恐惧,如果对方是配偶或恋人,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同样,当“打你是因为爱你”的程序被输入后,孩子也会如是对待他(她)所爱的对象……
爱是一个太大的话题,也可以说,亲子教育的核心内容全部是在围绕着它做文章,因此我们无法在这小小的一节里尽述其详。但我们至少可以分析一下这个爱字的写法——
繁体的爱字(愛)是用心感受之意,也就是说,如果对方没有感受或接受,那就不是爱,而是强加,西方人称为强迫,心理学称为“非爱行为”,即:打着爱的名义对一个生命实施强迫的行为。
生活中,许多父母对孩子传递的就是这种非爱行为,比如逼着孩子从事父母希望的事,把一块肉塞到孩子口中,把一种观念灌入孩子头脑中,而不管孩子是否有能力,或愿不愿意接受。当然,他们会说“都是为你好”好的,孩子记下你传递好意,也就是表达爱的方式,等他们长大,自然会模仿你的方式把好意传递给他们所爱的对象,如果对方满意,那就是孩子的造化。
然而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费力不讨好的人,自己的一片爱心,却让周围的人感到有压力,进而纷纷躲避,而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如果你不幸被我言中,那么就请你在当下不要再把这个“好意”传递给你的下一代,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