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加重的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孕或频发流产———这些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中华医学会老年学分会委员、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黄敏丽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日益提高,已经成为困扰女性和妇科医师的难题之一。
育龄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年龄段,发病率达15%—30%。在不孕症患者中,超过40%都有该病。“有些人都是结婚多年没怀孕,到医院一查,才知道是子宫内膜异位症。”黄敏丽说。
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生活习惯不良、工作压力太大,都是诱因;也有些与遗传因素有关。该病会明显降低女性的生活质量,带来多方面问题。“随着局部病变加重,患者的继发性痛经会不断加剧,那是种难以言说的痛苦。内膜细胞还会浸润盆腔,引起性交痛,甚至浸润肠壁等。此外,患病后,不孕或流产的几率都非常高。因此,及时、正确治疗,至关重要。”黄敏丽介绍,在治疗该病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及对生育的要求,方法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目前趋势是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一般,对年纪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多采用抑制性激素的药物。
记者了解到,现在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药物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但患者一旦开始用药,很快就会出现绝经症状,如潮热、失眠、烦躁等,长时间应用后,骨量丢失、性欲减退、阴道干涩等也会相继出现。“1994年左右,我们医院进行了药物临床研究,发现在用GnRH-a的同时,给患者补充雌激素,能缓解以上症状。”黄敏丽说。然而,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依赖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而发展,补充雌激素无形间就是“助纣为虐”。这一度让医生们很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