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说一句好话,如口出莲花;口说一句坏话,如口吐毒蛇。
让我们做个实验,假如在某学习会场中,讲师要求相邻的每一组学员彼此大声地赞美对方:我欣赏你、我喜欢你、你是最棒的……。
通常,看起来“笨笨”(纯真)的人都能够大声讲出来,而太“聪明”的人却讲不出来,因为他们心中会嘀咕着:“吓死人了,才刚刚认识而已,就要把对方捧成这个样子?”这便是“抗拒”的力量了,太聪明的人大都想得太多了,而笨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都很能直接地配合引导,完全地臣服自己、臣服别人,也因此他们的收获最丰盛。
太聪明不见得是好事唷!你没听过“聪明反被聪明误”吗?根据专家的经验:聪明的人人际关系都比较不好,也比较不快乐,太聪明的人几乎都笑不出来,因为聪明反造成他太多的“我执”,于是智慧就被障碍了,姑且谑称之为“智障”吧!
所以在人际关系中,光聪明是不够的,还要加上智慧的辅导,有了智慧,才能够观照出聪明的对与错。
宋朝的秦桧是最聪明的人了,他状元出身,才高八斗,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很可惜他将聪明用到了歧路,为了成就自己的荣华富贵,在风波亭设奸计害死了岳飞,虽然得逞了,却落得万世留骂名,后人还特地在岳飞墓前铸了秦桧夫妇长跪于此的像,并题诗纪念“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所以光聪明而没有智慧是不够的,聪明反而成就了大奸大恶呢!
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大智若愚”,难怪有人会说“天才白痴,一线之间”了,所以自以为“聪明”的人常常抢着讲,而真正有智慧的人却是先听别人说完,再陈述自己的意见。
太聪明的人,往往都因想得太多而热情不起来、快乐不起来,而一个“若愚”的人却经常能够散发出一股“真心真意的热情、莫名其妙的兴奋、无可救药的快乐、永无止息的正向思考”,就因为他们的思路无碍,所以人际关系自然无往不利。
聪明的人尤其喜欢辩论,凡事爱争爱赢,然而却常常争赢了道理,却失去了情谊。做生意时尤该切记“顾客永远是对的”这句话,顾客只要情绪一发作,通常都是不讲理的,“绝对不跟顾客争道理”才不会失去生意,才是智慧的商家。话到嘴边让半分,别让聪明误一生,要用爱与智慧来化解争执,“爱”字拆开来就是“心受”,用心接受就是爱的真谛,也是智慧的觉知。
可不要小看脸上这薄薄的两片嘴唇唷!它能把这个世界搞得乌烟瘴气呢!我们要用智慧心来杜悠悠之口,不要自以为聪明到处煽风点火。
生命之航,光聪明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佐以智慧的罗盘,我们随时会变成一只“智障”船,在生命暗礁中处处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