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证券交易所3月31日发布公告,1998年6月1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亚细亚集团因为连续5年亏损正面临被摘牌的厄运。亚细亚集团退市事件似乎再次强化了近年来“有关陶瓷上市企业普遍做不好”的论断。
1999年2月8日,鹰牌控股紧随亚细亚集团在新加坡上市。去年12月20日,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佛山市石湾镇信力投资管理公司5.1671亿收购鹰牌控股全部实体资产。之后,鹰牌控股已成为一家纯现金公司,难逃最终“卖壳”的命运——“空壳”大约值3000万人民币。
为什么两家曾经令行业引以为傲的海外上市公司经营都不成功?是巧合?还是必然?个中原因的确值得玩味。
应该说,两家上市公司经营不成功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本文仅以鹰牌控股为例,分析下其上市后海外市场战略的失误。
国内企业开始重视出口市场,是在2000年前后。这当中有“入世”这一重要因素。今天,我们回望历史看到,在庞润流时代,他在带领鹰牌控股上市之前的1998年,鹰牌陶瓷已经拿到了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展的入场券,开始在国际市场被认知。第二年成功在新加坡上市之后,鹰牌陶瓷的国际、国内知名度大幅提高。凭借上市募集来的2亿元资金,上市当年,鹰牌就收购了曾经的竞争对手——佛山华鹏集团,使总产能提高了44%。鹰牌控股趁势发展,两年后销售收入一度摸到10个亿左右,无论在品牌还是规模上都堪称行业龙头。但到上市第三年,鹰牌控股开始变得保守。对此,一种说法是,并非股东的庞是有心再发展,但彼时因为有了更强势的董事会及上市公司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掣肘,功成名就的庞最终选择把大部分从资本市场募集的钱还给了银行,鹰牌变成了无债公司,而且账面上还躺着大量现金。鹰牌控股第二代掌门人李丰裕在任时间2001~2003年。2003年6月,鹰牌财务总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透露,鹰牌帐面资金还有3亿元(有待考证)。但根据公开报道的资料,2003年鹰牌陶瓷的销售收入实际上已经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在4.5亿元左右。
李丰裕时代为什么鹰牌陶瓷的销售总量大幅度下降?这与其高调的国际化战略有很大关系。事实上,李接手的时候,作为上市场公司的鹰牌控股人力、管理、财务成本已然大幅增加,其高成本的运作模式正受到东鹏陶瓷等“乡镇企业”低成本运作模式巨大的冲击,导致其国内市场发展步伐明显放慢。李显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作为一名来自台湾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资源背景的职业经理人,李丰裕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对手咄咄逼人的势头,避生就熟,选择了自己熟悉的战场——国际化市场。他在鹰牌控股内部做了一系列国际化变革,包括引入国际化管理团队,加大国际业务资源的配置力度,成立国际业务部,等等。李甚至将目标定为两三年后,鹰牌陶瓷要成为国际市场的领先者。所以,不能满足于OEM的出口方式,要实现自主品牌、自主渠道的出口。他将这一过程比喻为一种“蚕蛹化蝶”的痛苦过程。为此,鹰牌陶瓷还尝试与日本松下电工合作,以销售网络“共享”的模式打开国际市场。李丰裕团队经过努力,甚至拿到了进入美国洁具市场的通行证——UPC认证。
但李丰裕时代这种“过度国际化”策略,今天开来显然是一个误区。因为出口市场,首先自主品牌销售网络的铺就需要时间和财力,本土企业一般只把出品当作平衡产销的一种手段,主攻的还是熟悉的国内市场;其次,在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市场的竞争本质上还是国内市场的竞争。国内企业之前的相互恶性压价,使得陶瓷产品出口的利润率非常低。而作为上市公司如果放弃利润相对丰厚的国内市场,选择利润率较低的国际市场强攻,肯定不会有理想的战绩。
鹰牌控股第三代掌门人钟应洲在任时间2003~2006。钟虽然此前在新中源掌控出口,有国际市场运作的丰富经验,但他却非产聪明地选择了回归国内市场。2004年,在钟的带领下鹰牌控股销售收入回升到5.8亿,2005年增长到6.5亿,2006年达到7亿以上。但正如前文提到的,由于鹰牌控股的国有股份及上市公司背景,企业决策、管理上的高成本、低效益问题已形成体制性痼疾,钟任内虽然将销售业绩做上去了,但始终没有解决好赢利能力的问题。而对于金融出身的第四代掌门人张孟友来说,这一切问题似乎已经变得很通透,因而操作起来也就进退自如。张在3年7个月的任期内,虽然也有2007年让鹰牌控股扭亏为盈——实现1100万元税后利润的故事,但张领导鹰牌工作的主旋律却非常清晰——如果企业发展已成覆水难收,将剩余资产作价卖掉就成为必然,于是2006上任,即以2.55亿卖掉鹰牌卫浴,2009再卖掉鹰牌陶瓷,最后也算“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