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应堂

熊应堂 熊应堂1911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华河区熊家?G一个贫苦家庭。6岁时父亲去世,哥哥夭折,家无寸土,他和一个妹妹跟着母亲讨饭度日,7岁给人帮长工,受尽折磨。9岁那年,母亲被族人卖掉,所卖的钱被他们瓜分,他和8岁的妹妹走投无路,只得把妹妹送人做童养媳,他自己到几十里路外的四姑墩去当长工。
15岁熊应堂到华河,又去学理发手艺,在走四乡学理发时,熊应堂看到农民运动蓬勃兴起,1927年他也参加了青工会、护救会。1928年,他村附近一个村庄设了一个红军招兵处,他挑着理发挑子去报名,再三要求才被收下。开始,为战友理发,次年参加大山寨战斗,他勇敢地缴到一支枪,从此甩掉理发挑子,开始了为革命征战的一生。
1933年1月,熊应堂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曾任红一军一师三团一营三连战士,红四方面军四军十一师师部手枪营班长,中共鄂豫皖分局军委特务队分队长,军委通讯队副排长、排长、指导员,川陕根据地通江县军事指挥长,川陕阆苍广三县军事指挥部指挥长,川陕省军事指挥部独立团一营营长、团长,四方面军四军十师二十九团团长。他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和开创川陕苏区的历次战役战斗,参加了长征。
1935年长征到达陕北,熊应堂先后进入红军大学、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开始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一营营长、团长。
1938年起,在小丹阳、句容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参加了皖南反扫荡战役,收复了泾县,后任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团长。
1941年1月,熊应堂经历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率部浴血奋战,突出重围。我党不久重建新四军,熊应堂任第七师独立团团长、白湖独立团团长兼政委、沿江支队参谋长兼独立团团长、新四军第七师十九旅参谋长。他率部转战苏南、皖南、皖中地区,发展地方武装,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七师十九旅副旅长、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十九师师长,第三野战军八兵团二十五军参谋长、副军长。率部出击鲁南,转战苏北,挥师淮海,渡江南下,解放上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熊应堂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军长。1951年1月赴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军军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二十军军长兼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二十军军长和浙江省军区司令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
1955年,熊应堂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6年2月10日,熊应堂因病在上海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