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海军基地
Image:11647044548633217.jpg 珍珠港海军基地 控制海洋是美国海军的传统任务之一,也是美国本土安全和海外作战的前提条件,海洋,特别是五大洋之一的太平洋,早已不是太平的洋面,是美国天然的“护城河”,也是美国海军兵力集结地和“前沿防御,的主要海战场之一。现在,无论是基于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的经验和教训,还是出于冷战时东西方对抗的需要,北太平洋已被美国海军基地及港口所环绕,重点有:日本的横须贺、佐世保、白滩,阿留申群岛的荷兰港,关岛的阿普拉港,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长滩、旧金山和西雅图,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以及中途岛。另外,曾作为美国海外最大的海军基地,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的苏比克湾,由于与菲政府未能达成租约延期的目的,将不再是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
珍珠港所在岛屿瓦胡岛,是夏威夷群岛中的一族,也是夏威夷州府所在地。据说,此地从前盛产带珍珠的牡娌,因而得名。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的北部,为太平洋上的交通要冲,呈西北西枣东南东向分布,原为王国,于1898年被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并在珍珠港修建了舰艇修理厂、干船坞、燃料供应站、码头和必要的海军设施。其后,又在1919年和1922年在那里设立了潜艇基地和航空站。
珍珠港地处瓦胡岛南岸的科劳山脉和怀阿奈山脉之间平原的最低处,与唯一的深水港火奴鲁鲁港相邻,是美国海军的基地和造船基地,也是北太平洋岛屿中最大最好的安全停泊港口之一,一般的民用船舶及外国舰船无美国海军部特殊许可是不得进入的。该港是湾及东南湾),呈鸟足状展向内陆。介于西湾和中湾之间的怀皮奥半岛南端,有一座乳白色呈八角形的水塔,整个水塔高达55.8米,顶部还设有一红灯,是一个显著的进港导航标志,而且港口的人口角东侧的岸上还设有一座金鹰信号塔也可以助航。港口的进口,只有一个深为13.7米的疏浚水道。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珍珠港不避东北信风,尤其在7、8月份比较强,特别是在东湾显得更强,其速度可达9米/秒以上。但与此相邻的火奴鲁鲁港,却与此相反,此时可能是风平浪静、无云,整个港内的潮流不是很强,落潮流量多有时达0.5节(约0.9公里/小时);海流通常穿越有岸礁的进口航道向西流。
珍珠港特殊的地理位置,是确立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兵力部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依据。说到这,首先易使人想到1941年12月7日发生的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在那次震惊世界的事件中,美军共有18艘作战舰艇被击沉和击伤(其中包括当时认为是海上主力舰艇的8艘战列舰), 236架飞机被击毁,伤亡人数达3681人。这是因为,珍珠港不但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海军基地和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兵力集结地,并且还是美国“前沿防御”的关键支撑点,否则美国本上西面的防线,只能局限于本上的西海岸。
珠港作为基地的建设起始于1909年,开始修建舰艇的修理厂、干船坞、燃料供应站、码头和必要的海军设施。随着1919年干船坞的竣工,配备了舰艇,又添建了潜艇驻泊工程和训练设施,设立了潜艇基地。
随后,又修建了机场和海军飞机起降的各种设施,于1922年设立了航空站。同年,在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中还特别决定,虽然太平洋地区的基地规模基本维持原状不再扩充,但夏威夷地区不属此范畴,同时也决定日本本上也不在此限制之内,但珍珠港真正被引起重视,得以全面建设、完善和利用,是在1933年以后,当时日本退出国际联盟,并进一步于1934年宣布废除华盛顿条约。这样,为了对付迅速崛起的日本海军力量,遏制其在太平洋上的行动,美国也积极着手扩充军备,并从1939年开始,把常驻本土西海岸的舰队调往夏威夷,进驻珍珠港,指望这支舰队会威胁日本,使他们不敢进攻西方在亚洲的殖民地。至“珍珠港事件”前,该港的常驻兵力猛增到水面舰艇100多艘(3艘航母、9艘战列舰、20艘巡洋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