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指挥学院
空军指挥学院(原名空军学院)坐落于北京西郊著名风景区颐和园昆明湖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它是一所培养空军师团职指挥军官的中级指挥院校,是空军培养指挥军官的最高学府。
空军指挥学院是以刘伯承元帅任院长的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为基础,于1958年9月12日在北京组建的。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由空军副司令员刘震上将兼任。建院四十多年来,共为空军部队培养了两万多名指挥和参谋人才,其中有150多名走上军以上领导岗位,多数担负了师团领导职务。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子玉、空军司令员刘顺尧等一些高级将领均毕业于空军指挥学院。学院培养的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员,为空军部队建设,为空军军事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作出了许多贡献。
学院下设训练部、政治部、院务部、科研部四个部和七个系、一个战役训练班、一个军事理论研究所,有军事理论、战略、战役、战术、作战指挥等十五个教研室、一个教育技术中心和战略、战役战术、作战运筹等九个研究室、一个信息中心。
按照总部确定的训练任务规划,学院开办空军战役指挥、航空兵战术指挥、部队政治工作、后勤装备指挥等十五个专业。此外,学院还承担培训外军留学生的任务。
四十多年来,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在不断改革、不断探索中前进。学院围绕航空兵中级指挥、战役指挥和研究生培训的主体任务,瞄准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和空军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展开了全过程、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初步实现了由培养指挥一般条件下单一兵(机)种作战,向培养指挥高技术条件下多兵(机)种作战的合成型人才的 历史 性跨越,受到总部和空军机关的充分肯定。目前,学院已形成了以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目标,以学科、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为重点的新型教学体系,创建了航空兵战术指挥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专业,拥有了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被总部确定为重点建设院校、重点建设学科、重点建设实验室的“三重”院校,构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先导,以培(轮)训教育为主体,以函授教育为补充的多层次的训练体制。
学院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员、研究人员队伍,有教授、副教授120余名,研究员、副研究员30余名,有的在军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广大教研人员跟踪世界军事发展的轨迹,不断探索空中军事斗争的规律,撰写了一批理论著作,填补了空军军事理论体系的多项空白。先后完成国家、军队和空军重点课题300余项,编写各类教材2000多本,出版专著、译著400多部,在军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500多篇。近年来,学院以建立和完善空军军事理论体系为目标,以空军建设的现实问题为重点,积极开展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和教材编写。对军队建设尤其是空军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问题组织协作攻关,推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研究成果,有300余项获国家、军队、空军等级奖。
四十多年来,学院形成了以教学楼、专修楼、电教楼、图书馆和军体训练场馆“五位一体”的教学保障总格局,特别是建成了一批以计算机设备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军事专业教室,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型保障”到“技术型保障”的转变。基本做到了基础课有标准化教室,专业课有军事专业教室,联合作业推演和重大课题研究有重点实验室,信息检索有教育训练信息网。近年来,学院不断优化教学、生活条件和营区环境,较好地保障了教学、科研和全院教职员工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学院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人才培养和各项工作的首位。狠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重要论述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理清“抓学习、正风气、立规矩、严干部”的工作思路,树立“坚定、执著、严格、优秀”的优良院风,坚持从严治军、从严治校的方针,着力培养作风过硬、素质较好、水平较高的教研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