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飞行员的生存训练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美国空军飞行员的生存训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仅从一九四二年四月到一九四二年末,从美国本土飞往英国苏格兰的美国陆军飞机就有九百二十架,其中有二十九架意外迫降,九架失踪。 其中一架B―26飞机迫降在加拿大的拉布拉德雪原,七名机上人员遇难。其实离他们迫降地点步行仅一个半小时之处,就有一个爱斯基摩人部落。 战后,其中一个乘员的日记辗转传到了第二任战略空军司令兼空军参谋长寇蒂斯?鲁梅上将手中,他看了日记,为他们因无知而饿死这件事受到很大震动,痛感必须立即对那些在世界各地进行全天候飞行的战略空军司令部的轰炸机飞行人员进行在无人之地的生存训练。 于是,在鲁梅的关心下,于一九四九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坎普卡森开设了第一个战略空军司令部野外生存训练所。 战略空军司令部开展野外生存训练,立即引起防空司令部、战术空军司令部等其他单位的重视,并纷纷要求代培。根据这种情况,美国空军扩大了野外生存训练所的规模,于一九五二年将训练基地迁往内华达州的斯台德空军基地。并将招生对象扩大为整个飞行人员,隶属关系也由战略空军司令部移交给空军训练司令部,名称也改为第三六三六战斗乘员训练团。一九六六年,在越南战争达到高潮之际,又把训练基地转移到华盛顿州的菲尔查德空军基地,并分别在阿拉斯加州的伊尔松(负责极地生存训练)和佛罗里达州的霍姆斯台德(负责海上生存训练)、巴拿马运河区的阿尔堡和菲律宾的克拉克基地(负责丛林地带生存训练)设立了野外生存训练分校。 其中,负责丛林地区生存训练的两个分校在越南战争结束后撤销。此外,也有新建的分校,如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的第三六三六战斗乘员训练团第二分队。它负责监督那些在红旗演练中被击中而跳到沙漠和米德湖中的飞行人员的生存训练并利用反馈原理来验证生存理论学习的效果。 理论学习的重点各单位有所不同。太平洋空军侧重于海上生存训练,美国驻欧洲空军侧重于寒冷地区生存训练,战略空军则侧重于极地即高寒地区的生存训练。为此,每年举行一次高级协调会,拟制次年的训练计划。出于对中东形势的关注,近几年来美国空军对于在沙漠地区的生存训练也越来越重视。 以全体飞行人员为对象的基础课程的训练期限为十二天,内容包括在各种环境下的生存训练。设在菲尔查德的生存学校每年约培训三千名学员,一名教员负责六至八名学员的训练。 野外生存训练教官,美国空军中约有二百五十名,教官课程的训练期限为五个半月。两年招考一次,一次招收四十人。教官的淘汰率为百分之三十五。但一个野外生存训练教官,不仅要能教给学员各种生存技术,而且还要能在学员面前进行实际操作。如野外训练,就只带一些轻型装备,如刀子,防水火柴、捕捉动物用的圈套绳索,小型指南针等,而其他一些生活必需品则从大自然中去索取。蚂蚁、蚯蚓、蝗虫,“这些小东西都是能吃的”,一边给学员讲解,一边还要不情愿地慢慢地把这些小动物的头、足取下,蝗虫还要去掉翅膀,蚯蚓还要使它吐出泥土,然后亲自吃给学员们看。这样一来,学员们就会相信教官所说的“三周不吃饭”,“三天不喝水”,和“三分钟不呼吸空气”是可以忍耐的了。 基础课程理论学习时间为八天,内容包括自救、隐蔽、反抗、逃跑等各种技术。此外,还有如何引导救生直升机、与其通信联络及为防止敌人探测而减少通信时间和通信次数的手段等。 此外,还有模拟训练。让学员们体会在沙漠、极地和丛林等地区自救的情况。 基础课程后四天是野外训练,有从水上飞机跳伞落入水中的训练,用直升机进行提升训练,在华盛顿州的山中进行跳伞训练等。最后一天是作为毕业考核的在假想敌占区的生存训练。 野外训练时,教官和他的六至八名学员一起隐蔽逃跑,但作为一条铁的纪律“必须回到己方”,平时的规定是“在迫降地点最低要逗留七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