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人不能战胜北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即从来中国都是由北人统一,虽然历代都有不少南人打败北方人的著名战役,但最终结局从来都是败于北人。如不算农民起义的话,南方分裂势力统一北方的情形,严格地说没有。就三国时期而言,魏晋是北方,蜀汉、东吴是南方,尽管曹魏不是最后的赢家,但北方是最后的赢家,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战不过将北方的统一推迟了六十年。但就当时而言,是否南人(广义的南人,不单指吴或蜀)有无一统天下的可能呢?且听阿紫慢慢道来。
一、对当时吴蜀北进情况的评价
通常蜀方深得正统人士的赞许,诸葛亮和他的继承者们连年的北伐,虽败多胜少劳民伤财消耗国力并导致最终的失败和被吞并,但一直被人们从两个角度加以赞扬:一种是军事上的以攻为守说(本来就是易守难攻,为何要以攻为守?),被人推翻以后,又有政治上的“理想主义者”说,所谓“知其不可为之。”而东吴被人们评价为只会据地守险,不思进取。
对于东吴,我基本同意传统观点:虽然吴魏之间战事不少,但基本是守势。孙权的个性中确有嗜杀和享受的基因,并只求作偏安之君,能射老虎玩。
但说到诸葛亮和他的继承者们,我“肃演义毒”的瘾又上来了。对其用兵,可谓历来是见人见智,众说纷纭,网上亦是此。看不久前的一些贴子,拥护他们的人们不外乎从下面两个方面给他们说好话:一是条件论者,说他们的困难怎么怎么大,诸如马谡违令、魏延添乱、粮草不济、后主昏弱、人才凋零等等,能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能维持几十年不被人吞并就已经是“历史上的奇迹”了。
二是人格说,既他们多么忠心。
先说忠心,哪一方不是忠臣多叛臣少啊,非得忠姓刘的才叫忠么?再说困难,当年曹操官渡胜袁绍不是看似不可以而为之?周瑜赤壁胜曹操不是也很不可思议?后来的邓艾渡剑阁更是艰苦卓绝。上述三者,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其困难不比诸葛亮和他的继承者小吧?尽管上述三位统帅的成功多少有些天助,但他们都是善于抓住时机,揽伏倚之最要,在虚实动静中把握兵力制衡。当代伟大俯领袖说“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要重视”,诸葛亮和他的继承者却是战略上畏缩,战术上冒进,“该谨慎的地方不谨慎,不该谨慎的地方谨慎”(大男孩语)。当然,在畏缩和冒进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度确实困难,但高招常常是险招,凡伟大的军事行动往往都有一定冒险性。不过,要求他们诸葛亮和他的继承者不保守,确实为难他们。从诸葛亮“人臣之极”的危险政治地位上说,他不得不谨慎;从个人能力上说,陈寿“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也”虽然是一家之言,但我们凭什么不以近世的陈老、裴老为精典,却以一千多年后的罗老为精典呢?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诸葛亮几次北伐,在战术上确有不少值得大书几笔的地方(其实看《魏书》、《晋书》,人家战术上值得大书几笔的地方更多!),但他整个战略思想不对,他想固守住一块盆地,远涉重山去打别人,地势上不占优,粮草接济也是个大问题,正如《魏略》所说“行兵于井底,游步于牛蹄”。且面对的是一个战斗力大体相当,但实力比他强大的对手,就算一时能取胜,也无法继续深入,而只能退兵。这么相持下去只会消耗了自己,强大了对方。
而且我认为诸葛亮最大的失误是不该劝刘备当皇帝,天下大势未定却先称帝,偏安格局就难改了。这一点他们应该学学刘邦,刘邦在汉中时只称王不称帝,只有主上有进取心,臣下才会“背水一战”。其实刘备心眼里还是想称帝的,他不能和刘邦比,刘邦当时还年轻,还有“奔头”,而刘备已老,奔波、流离(注:并非说刘备美丽)了一辈子,该安定下来享享福了。如当初孙权能如从周瑜吕范之计置备于吴,以声色软化,刘备没准会死心塌地给东吴干呢!
二、中线为主西线支援是南人北进的最佳路线
为什么历来南人不能战胜北人,单从军事上讲,最主要原因还是北人的骑兵,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明朝火器传入中国。
而当时南人最大的优势是水上运兵。(舟船作战还不是南人最大的优势,北人也可以通过训练和适应来加以克服)。兵贵神速,当年曹操胜袁绍,很大程度上得利于他的地道运兵术。在没有现代化运输工具的当时,水上运兵不但快速机动,还可以免除士兵长途行军之苦,是保持战斗力最优方法。当然,北人也可利用水路运兵,南人必须严密把握大江大河的沿线控制权。因此,如南人想战胜北人,选择北进路线时须因于地利地。
东线(合肥一线)不可,这一带是辽阔的平原,北人的骑兵优势可以充分发挥,且这一地区缺少南北走向的河流,南人的水上运兵优势无法发挥。
中线(襄阳一线)最好,有长江这样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河,又有汉水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河,形成一个反T字形的最佳运兵线路。另外,襄阳与洛阳、许昌的距离也非常近。中线如此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孙刘双方都拼死争夺荆州的原因了。
中线当然好,但过了襄阳、南阳一带,南人的水军优势基本到头了。如果能有西线(汉中线)支援,则“大事谐也”。这一线主要是山地作战,南北双方都没有优势,易造成相持局面,对弱国不利,最好不作为进攻主线。虽然当年韩信是汉中出关的,但韩信那样的人能,诸葛亮那样的人不能;另外就算诸葛亮能出了汉中面对的也将是北方的骑兵,而韩信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什么骑兵,中国的骑兵是汉武帝对匈奴作战时发展起来的。
三、中线北上的实施情况
自然,走最优路线的首要条件是要兼有荆州和益州,至少要有荆州。中线的实施情况,我认为勉强可以算有两次:
第一次是赤壁之战后,东吴少壮派军人周瑜、甘宁等提议取蜀。《三国志》载,“建安十五年,周瑜上书孙权:‘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
这一次虽然没有来得及付诸实际行动,而且谋划得也很初步,但这是三国时期唯一一次明确提出中线为主,西线支援这条“阿紫路线”(其实是阿紫剽窃人家的,幸好阴阳隔世,否则有人要告我侵权)。
且这一次战机非常有利。首先,其西线支援并不后来的“汉中线”,而是“陇西线”马超的骑兵部队,正好弥补南军过襄阳后的陆战劣势。后来刘备虽得马超,但一地利二无精兵的一个马超又有何用?第二、曹操新败,元气大伤。第三、这时可谓后方无忧。这个问题也是反复论战过的,但我不得以还得说一次:当时南郡、江夏郡都还在东吴手里,东吴完全控制了夷陵以下的长江水路,(周瑜不肯让地给刘备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失去长江水路控制权。)刘备如想趁机“从他后面踹一脚”,只能是偷袭江陵,而偷袭江陵首先得北渡长江,如果他这么做的话,就是北面江陵、西边夷陵、东边江夏的三面夹击。刘备不会笨至如此吧!
周瑜是当时对唯一对长江兵脉有清醒认识的人,当然肯定不少周瑜手下的武将也多对此有清醒认识,只是这些行伍出身的人,不能象周瑜那样“言议英发”,难以为君所采。对周瑜用兵以前有网友用“先发制人”概括之,但我认为还是最恰当,周瑜龄促,军事上业绩很少,其最主要建树还应在治理水军上,窃以为周瑜和他的同乡丁汝昌分别是中国古代和现代水上作战的开山人物,只可惜一个是有功无名,另一个是有名无功,因此都未得到史学界足够的重视。观周瑜赤壁之战前的言论,就可知当时东吴的水军战斗力和先进的舟船作战技术。自东吴在皖南创立根据地始,周瑜就主要致力于向长江上游开拓,到赤壁之战时已有十年,可以说周瑜为赤壁之战准备了十年,该战役取胜绝非侥幸。
如果此计能成,三国不知要变成什么样子,还是那句老话“谁让周瑜死了”。
第二次是关羽攻樊城。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这次时机不如上次好,曹操已休养生息多年。但仍是使“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可见中线的优越性!
而且后方也存在着大问题,“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原也。”后果然被吕蒙偷盗袭后方,功败身陨。当时如果东吴不捣乱,历史也许会改写,但得好处的是刘备,所以孙权必然会先撕破联盟。司马宣王、蒋济见解高明,关羽轻视后方糊涂!
凭关羽的作战能力,攻樊城胜有应得。而且当时汉水暴涨,这对守樊城的北军来说是一个灾难,而对熟悉这种气候的荆州军来说却是机会。但由于关羽后方疏忽,被吕蒙偷袭南郡,胜反成败。
蜀方看来没有意识到长江军事动脉的重要性,证据之一是对水军没有足够的重视,只有关羽在荆州经营水军;之二是后来刘备伐吴时,陆逊本以为他会水路并进,但他居然把大队人马放在崎岖的陆路上,这不是等于找打?蜀汉是三国中军事上最无能的一方,(不论荆州还是益州是都等于是骗来的)这样一个集团中居然出了一个“谋圣”和一个“武圣”,实实另人扼腕!
关羽这样的将领,其单兵能力,即便在正史里,也是如同神话一般,如“斩严良”一段:“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让人怀疑史家有造神倾向,另外他也非常具有独立指挥作战取得成功的能力(不象曹操手下那几个巨无霸们,离开曹的指挥肯定失败),因此委以独挡一方的重任。但他看来好象没有什么韬略,一生征战败多胜少,不知为何有如此美名。取樊城时,蜀军主要兵力放在益州腹地成都一带,关羽在荆州很孤立,这时如果他出了危险,接应者也是爱莫能助。同是一条长江,周瑜取蜀时是己方的天堑,关羽北进时就成了敌人的通途。由此看来,对关羽后方的疏忽,也不是关羽一个人的错,刘备诸葛亮也疏忽了。
从当时情势上说,进益州而失荆州是最大的不幸。以前我替东吴说话,认为荆州不可失,现在从蜀方角度考虑,同样是荆州不可失。失荆州后刘备是先伐吴而不是先伐北,难道只是为关羽报仇那么简单吗?
但从吴方角度考虑,不如不收回荆州,便宜全让刘备得了,就算两家能联手打败曹方,肯定是刘备先进许昌,孙权只能称臣了。更何况孙刘两人都没有打败曹操的志向!吴蜀相争,双方都严重消耗了自己的实力,本来强的魏越来越强。后来尽管东吴拥有最佳的“中线”,但人家魏国的向南倾压更历害,基本上东吴在收缩,最后只能勉强维江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