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集迷再辩解,《集结号》还是不入流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很早以前写的,但不知道为啥,一直没发,今天闲得没事儿,就发这么一个旧贴子))

自从冯导的《 集结号 》出来以后,吹捧《集》的人可谓人数众多,理由也十分的丰富,象什么可以比肩斯氏的《 拯救大兵瑞恩 》,当然了,这种说法首先是来自冯导本人。真是搞笑,自恋到这种地步也算是无敌了。《集》有哪一点比得上《拯》?先不说故事情节,也不说一些细节上的都有的破绽,我认为这些细节上的破绽是不可避免的,不应过分追究。只说立意和主题:《拯》说的国家,也就是最大最高级的组织很可靠,不会忘了一个普通一兵。而《集》出来后,很快就创造出了“组织更不可靠”的经典话语。孰高孰低,也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任何一部电影,如果反映的某一历史时间的特定事件,那么就必须以尊重其历史背景为前提。当然,作为文学作品,必要的创作和虚构也是允许的,同时,任何作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出现一些失误或瑕疵也可以理解。但不能与历史背景这个大前提相违背,除非一开始就声明是架空。比如说要拍一部关于朱棣与 建文帝 的历史的电影,你可以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虚构一些人物的对话,或者出现唐刀宋服这样的失误,但电影不能照抄 李世民 在玄武门的故事,也不能参考康熙诸子夺位的情节,如果那样,就是从根 子上 整体违反了历史的真实性,这种错误,和明朝电影里出现唐刀宋服的错误,根本就是两个性质的问题。而某些集迷,总是有意无意的把这两种错误混为一谈,以电影哪能不出错为由,为《集》为徒劳的辩解。

而《集》作为一部自称要真实反映或描写战争的电影,把背景放在了 淮海战役 期间,写的是 解放军 一支连队,却无视 淮海战役 时期 解放军 的特点,不但在武器战斗手势单兵手势等细节上胡编乱造,更 严重 的是,仅看电影,《集》所描绘的 解放军 ,一点没有那个历史时期解放军官兵的特点。集迷们说,《集》歌颂了解放军,这是胡说,恰恰相反,《集》在立意和主题上,是污辱了解放军。

解放军之所能从小到大,以弱胜强,最后把 国民党 赶到了小岛上,其后又在 朝鲜半岛 把 联合国军 从鸭绿江赶到了 三八线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民军队从成立开始,就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战的军队。 淮海战役 的时候,为了解决大批新兵(包括从俘虏转过来的所谓解放兵)的思想问题,让他们明白为谁而战,全军先后都进行了新式整军运动,极大的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和战斗意识。然而,这个解放军最重要的特点,在《集》中最从未体现。看谷子地连打仗,不知为谁而战。支持他们作战甚至牺牲的竟然只是什么人性啦友情啦这些东西。因为冯导不知为谁而战,或者说他根本不想拍出解放军为谁而战,所以他也只能用现在流行的维权意识编织了这个故事,说到底,《集》就是用一个卑劣的漏洞百出的故事,讲了一个战争版的《秋菊打官司》,谷子地,就是一男秋菊,上团长当了,不服气,所以几十年如一日的要维权,要讨个说法。

为了把这个故事编得好看些,冯导也就以情节需要的理由,开始大编特编。当然,没有证据,不能说他就有意的甚至是恶意的要摸黑解放军,但他编的那些情节,在客观上起到了摸黑的作用。比如说那个莫明其妙根本在历史上不存在的 集结号 。初看团长下任务,第一个感觉就是团长和谷子地有仇,要借机置谷子地于死地。这个任务不是一般的无耻。任务的性质只能在包工头打发讨薪的农民工时经常出现:明天应该可以给你钱,明天不行就后天,后天不行就下周一。总之,就是一个不确定。可这是打仗啊,好几十条人命呢,你团长大人就不能肯定的给个时间?用东北话说,你忽悠谁啊。

事实上,一个团级战斗队,在面对优势敌人(电影中应该为一个师级)的时候,要撤离多远才算比较安全,最少需要多长时间,作为一个团长(包括团司令部),无疑非常清楚的,所以给一个没有可靠通讯器材的谷子地连下阻击命令,只会说坚持到一个保证整个团基本安全的最近的时间点(如中午12点),而不会加上什么附加条件 集结号 之类的话。当然,集迷们提出因为有意外,所以集结号没有响的理由,更是扯蛋。作为一个团长,在提出撤退的时候,应该把一些常见的意外考虑进去,然后再根据阻击部队所需要的时间和任务的大小,给予必要的武器人员上的支持,而不是忽悠谷子地。至于不常见的没有预见到的意外,如新敌情,那就应该派其他部队加强谷地子的力量去阻击,或者再设一道阻击线,而不是不吹号了。团长忽悠了谷子地和他的战友,难怪许多人看完后得出了“组织更不可靠”的结论。这才是电影告诉观众的真实意图。

在《集》中,还无中生有的宣传了另外一个概念,即失踪不如牺牲,那个赔偿数的差别被谷子地提了又提,一直耿耿于怀,按现在的经济人的思维,这个构思是不错的,一个人付出了,就得有相应的回报,牺牲了,拿牺牲的回报,失踪了,拿失踪的回报。但问题是,1948年的时候,我党我军还没有经济人的概念。用网络流行语说,那个时代,如果提经济人理论,是要被BS的。中共早期的谍报三杰之一的 钱壮飞 ,在 红军长征 途经过贵州时,不见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数十年没有再出现过,虽然现在有一些论据认为其牺牲于一次蒋匪军的空袭,但既无法做DNA测试,又找不到当事人,所以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失踪的结论一直没有变。虽然这个结论没变,但 钱壮飞 是我党我军的英雄,是对革命有功之人的结论,也一直存在着。既然 钱壮飞 失踪,没有明确被评为烈士,不影响对钱壮飞的评价,那么,作为谷子地连的46名烈士,遗体被藏在一个砖窑里,让外人找不到,谷子地又有什么理由找团长理论准备大谈牺牲和失踪的区别呢?更何况,作为一个一心为牺牲的战友正名的谷子地,N年以来,一直只是要找团长讨个说法,而不是回到汶河阵地挖掘烈士的遗骸以正示天下,他难道不知道团上面有师,师上面有军,军上面还有党中央和 中央军 委吗?谷子地数十年的行为,没有遵循正常的组织途径,只能有两个理由,要么,“组织更不可靠”,谷子地觉得上组织当了,所以根本就不信任组织,也从没找过组织,要么,就是冯导在胡说八道,刻意在污辱解放军。而谷子地的不相信,说到底,也就是冯导的不相信。

自《集》公映后,以南X集团为代表的媒体,对《集》是好评如潮,这个不奇怪,因为南X集团的的立场一向是站在精英阶层的,这从当初南X集团对《物权法》和《劳动合同法》截然不同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次南X集团把《集》抬得这么高,无非也就是《集》正面宣传了这个集团一向支持的,当然也是其代表的精英阶层所推崇的经济人理论。然而许多的普通网友也为《集》叫好,说《集》歌颂了解放军的牺牲,解放军的精神,这个就难以理解了。难道这些网友就没看过或听过冯导及编剧 刘恒 自己的态度吗?

导演 冯小刚 说:“作为《夜宴》导演,我本身没有立场,都是剧中人的立场;而作为《集结号》导演,我的立场很鲜明。电影里的人不是自愿成为烈士,在被动情况下,他们把命都搭进去了。”什么叫“不是自愿成为烈士”?什么叫“被动”?不知道冯导在拍《集》之前有没有花上一点点时间了解一下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不要说那些一开始就参加战役的指战员,单说那些解放战士,早上还是俘虏,中午就可以答应参加解放军参加战斗,晚上也许就牺牲了。如果不是“自愿”而是“被动”,那冯导如何解释人数巨大的解放战士是淮海战役胜利的重要条件这一真实历史的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