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观点,仅作参考
首先说一下,这里的智将主要是指以智谋而闻名的武将^_^
1.毛利元就:说起智谋,就不得不提毛利.可以这样说,毛利在世时,无人能在智谋上超越他.1554年严岛合战中,他多次计耍对方大将,有"西国无双"之称的陶晴贤,之后大破之.在征服中国地区时,他又用计铲除了尼子家中最大的势力"新宫党".后来便一举消灭了尼子家.此外他还采取了一套治理国家的方案,叫做"毛利两川制".从此,毛利家走上了富强之路,并一跃成为日本举足轻重的强国.
2.丰臣秀吉:其智谋可以用"不拘一格"来形容.但他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外交上.织田信长之所以能够那么快统一周边,很大一部分得力于他的奔走.本能寺之变后,秀吉反应很快,他很快与毛利讲和,并迅速返回,之后打败明智光秀,成为新一代霸主.可以这么说,没有秀吉,信长不可能那么快制霸天下.
3.竹中半兵卫:斋藤家臣.为劝主公龙兴觉醒,不惜以兵谏夺取了其主城"稻叶山城".后被秀吉 拉拢,成为其军师,是秀吉身边的得力助手,为秀吉的发迹作出相当大的贡献.可在秀吉出兵中国地区时病重,秀吉劝他回国静养,但被他以"死于战场乃武士的本色"为由婉据.就这样,这位年轻的智将望着远方的山峦,病逝于军中..
4.真田昌幸:武田家臣.被秀吉誉为"绝代谋臣".关原合战时,仅以3000余众拖住了东军主力德川秀忠的35000人马,在此不得不佩服昌幸的智谋.后西军战败,昌幸遭到流放,但他每天仍坚持祭拜秀吉的遗像,以此来报答秀吉对他的知遇之恩.br5.宇喜多直家:战国屈指可数的谋略家.从小便背负着光复本家的重任.在逼走主公浦上宗景后,他便建立了其家族,灵活的外交手段和卓越的智谋使宇喜多家安然无恙的处在毛利和信长之间,鼎盛时期的宇喜多家曾使毛利也尚惧三分.后来由于秀吉远征中国,宇喜多家倒向了毛利,结果为秀吉所破.
6.山本堪助:迷一般的人物.忍着出身,是信玄的军师.凭借其策划,信玄一举夺下信浓大部,并与今川,北条结下三国同盟,从而从外交上巩固了自己的实力.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中,临时想出的"啄木鸟战法"(其实就是夹击)被谦信识破,为此他亲赴前线作战,以图挽回败局.结果在接应被围的信玄之子义信时,战死.
7.黑田官兵卫:与竹中半兵卫并称秀吉的左膀右臂.在半兵卫死后出任秀吉的军师.虽然他才华横溢,智谋不凡,但时时总暴露出自己的野心.在晚年因反对秀吉出兵朝鲜,结果遭到秀吉疏远,其实也不排除秀吉对他的戒心.最后他把家督传给长子长政,出家为僧,道号"如水".
8.明智光秀:年轻时是斋藤道三的侍卫,后投奔信长.智谋过人,教养出众.率兵平定了近畿大部,打败了杂贺的铃木重秀,出兵镇压并控制了一向宗的叛乱,接着攻下丹波......可谓是所向披靡.后于1582年在京都本能寺发动叛变,逼死信长,后被赶来的秀吉打败,最后死于农名之手.但关于光秀的谋反真相乃至整个本能寺之变至今仍说法不一.
9.真田幸隆:武田家臣.国人出身.战国"三弹"之一,号"攻弹正".由此看出幸隆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攻"上.在1548年"上田原合战"中,武田信玄惨败于村上义清,但正是靠幸隆的游走,瓦解了村上的军势,最后信玄也因此击破了村上义清,夺取了北信浓,但从此也结下了与谦信的"不解之缘".
10.斋藤道三:绰号"蝮蛇".战国的又一杰出的智将,但他的"智"主要体现在阴谋上.本是卖油郎的他,因枪术过人被长井家看中.可不久他发动叛变,除掉了长井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斋藤"家.之后便致力与尾张大名织田信秀的对抗中,直到信秀死去.后来把女儿嫁给信秀之子信长,从而使斋藤家实力大增,但晚年遭其子义龙的叛变,死于长良川河畔,临死之前把大业托付给信长,使其成就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