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大脑研究报告为何没发表:没能证明他是天才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核心提示:报告说,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列宁[注: 列宁(俄文:Ле?нин),公元1870-1924,本为笔名,后成为他在政治活动中的别名,原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文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大脑中的部分物质确实超过了其他人的;但是,由于列宁大脑的左半球严重损坏,无法提供一个完整的正常的大脑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未能揭示出形成列宁思维特点的大脑的物质特征。——也就是说,没有能够完成“从物质上论证列宁天才”的任务。

本文摘自:《周末》2011年5月19日22版,作者:郑异凡,原题:《列宁的大脑》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早在1923年10月底,6名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托洛茨基[注: 1879年,列夫?托洛茨基出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富农家庭,1896年开始参加工人运动,在革命过程中多次被捕入狱又多次侥幸脱逃。]、布哈林[注: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НиколайИвановичБухарин,1888年10月9日—1938年3月14日),苏联政治理论家、革命家、思想家、经济学家。]、加米涅夫[注: 加米涅夫(1883~1936) 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早期领导人,联共(布)党内“新反对派”的主要代表之一。-jiaminiefu]、加里宁、斯大林[注: 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1953年3月5日),全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俄语: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和李可夫,曾经非正式聚会,议论列宁的后事问题。最后,保留列宁遗体的主张占了上风。

列宁死后,在对其遗体做防腐处理时,将内脏和大脑等器官都摘除了。

这就出现了对列宁大脑进行研究的问题。

当时,苏联[注: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ССР),简称苏联,于1922年12月30日成立,1991年12月26日解体。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22,402,200 平方公里),]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政治局决定邀请德国著名学者奥斯卡·福格特教授前来指导这项研究工作。

1927年,福格特被任命为苏联大脑研究所所长。

他定期来苏联,对列宁大脑的研究工作持续到1929年。

1929年11月26日,《真理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对列宁大脑的研究》的文章,这可能是苏联时期惟一的一篇公开报道列宁大脑研究情况的文章。

文章说,福格特教授从1927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列宁大脑的研究。他发现,在列宁大脑中有巨大的锥形细胞,是过去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锥形细胞是负责联想的。福格特教授说,正如强健发达的肌肉是大力士的特征一样,也可以把列宁看做是联想活动的大力士。

福格特认为:有大量锥形细胞并且排列独特,是列宁天才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在德国出版的《精神病手册》中,施皮尔麦耶尔教授却断言,这种大锥形细胞弱智者也有。

福格特对此并未加以驳斥。

这引起了苏联有关方面的不满。

1932年1月10日,斯捷茨基给斯大林写了一份报告。

报告说:必须将列宁的大脑放在可靠的保管处;中断与福格特教授的关系,结束资产阶级教授们利用列宁大脑标本玩弄卑鄙的伎俩。

斯大林批示,同意斯捷茨基的建议。

其后,苏联大脑研究所继续对列宁的大脑进行研究,并收集对比了卢那察尔斯基、蔡特金[注: 克拉拉·蔡特金克拉拉·蔡特金(1857-1933),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波格丹诺夫、马雅可夫斯基、米丘林等著名人士的大脑标本。

1936年,大脑研究所代理所长萨尔[注: 1.萨尔,乍得城市名,乍得第二大城,中沙里省首府。在沙里河上游左岸,近中非共和国边界。人口6.5万(1979)。南部地区经济、交通中心;2.德国州名,]基索夫向政治局提交了《列宁大脑的研究》报告。

报告说,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列宁大脑中的部分物质确实超过了其他人的;但是,由于列宁大脑的左半球严重损坏,无法提供一个完整的正常的大脑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未能揭示出形成列宁思维特点的大脑的物质特征。——也就是说,没有能够完成“从物质上论证列宁天才”的任务。

郑异凡(《万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