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族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白 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少部分散居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

驰名中外的白族聚居区大理,苍山终年白雪皑皑,洱海碧波荡舟,素有“东方端士”、“鱼米之乡”的美誉。

白族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稳定的白族群体。汉、晋时期,白族先民被称为“昆明”。 唐代称为“河蛮”、“松外蛮”、“白蛮”。元、朝时期称为“(上棘下人)人”。由于白族风俗尚白,历史

上曾有“白人”、“白王”、“白史”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白族人民的自愿,正式定名为白族。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大多数白族通晓汉语,并作为与其他民族的交际工具。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许多 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大理崇圣寺三塔,剑川石宝山石窟造像,《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大理画卷》等都显示了白

白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白子”、白尼“。与唐宋史籍所称的河蛮、白蛮有渊源关系,无称为”白人“或”“ 人”,明清以后称为“民家”(汉语)、“那马”(纳西语)、“勒墨”(傈僳语)。113.1万人(1982年)。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并散居于元江、昆明、昭通及贵州毕节等地。主要操白语。历代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密切,用汉语文较普遍。主要从事农业。解放前,基本上处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大理地区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长期与各族人民一起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1949年初,在中国*党领导下,于剑川与各族人民一道举行武装起义,解放滇西北,迎接全云南解放。解放后,建立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和在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的卓越才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