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是什么?甘露就是甜美的雨露,《辞源》是这么解释的;《辞海》的解释是:“甜美的露水。”,大同小异。直至目前,学术界一般都是这样认为的,但这却是对 古代 甘露一词原义的误解。这一错误对文史研究有一定的影响,而对于中国 古代 气象研究却是致命伤。
甘露一词在史籍中频繁出现,喜欢文史的人对此很熟悉。古人认为天下太平,上天才会降甘露,甘露是祥瑞之兆。降甘露既然是喜庆之事, 历史 上有好几位帝王因此而改年号,现按时间的顺序排列如下:
1、汉宣帝刘询 公元前53――公元前50年
2、 三国 魏曹髦(高贵乡公) 公元256――260年
3、 三国 吴孙皓(末帝) 公元265――266年
4、 东晋 列国前秦苻坚 公元359――364年
5、五代东丹王耶律倍(辽义宗) 公元926――936年
按照 古代 的习惯如果某地发现降了甘露,主管官员就要上奏朝廷,以表庆贺。由于降甘露而改年号,说明这一自然现象已经影响到了政治生活,改年号在古代是一国的重大事件,表明了古人“天人相应”或“天人合一”的思想。
甘露除了对政治产生影响外,对建筑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汉武帝 迷信神仙,在神明台上筑有承露盘,立铜仙人舒掌擎盘以接甘露。《汉书.郊祀志上》说:“其后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据《三辅故事》记载,古人还认为饮甘露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又《洞冥记》曰:“得甘露尝者,老者皆少,疾病皆愈”(《初学记.卷第二.露第五》)。这些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是由 汉武帝 的故事附会而来的。 三国 时 曹操 也曾在铜雀台上立承露盘。现在的问题是呈露盘究竟是承接什么的,承接雨?《管子.小匡》曰:“时雨甘露不降,飘风暴雨数臻......”这里显然是把时雨和甘露分为二物,也就是说,雨和甘露不是一回事;承接露水?露水是由悬浮在空中的水气遇到物体凝结而成的,这是一般的常识。也就是说,露水不是由天上降下来的。从降甘露的频率方面看,时间间隔长的,或数年一降,或十数年一降,有时甚至数十年一降,这显然不是降雨的频率,更不是降露的频率。所以隋朝卢思道的《在齐为百官贺甘露表》称:“昔魏明仙掌,竟无灵液;汉武金盘,空望云表。”(同上)如果承露盘承接的既不是雨,也不是露水,那甘露究竟为何物?请看《陈书.卷一》:“自去冬至是,甘露频降于钟山、梅岗、南涧及京口、江宁县境,或至三数升,大如奕棋子, 高祖 表以献台。”升,古代是用来量粮食的器具,现代农村依然有地方使用,大小和盛围棋的盒子差不多,方形。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了,甘露是像棋子一样的固体,是有形状的,可以用升来盛,至此我们可以基本断定甘露是冰雹。但冰雹砸毁庄稼的事,史籍中也屡有记载,甘露与冰雹又是怎样区分的呢?大的、伤人又伤稼的为雹,小的、象棋子那样的为甘露。显而易见,降冰雹颗粒的频率比降雨或降露的频率,更为接近降甘露的历史记载。
既确定古代的甘露就是冰雹颗粒,那么承露盘的形状也可得而推,它应该是一个漏斗形状的东西,圆形,有一个向心的斜面中间有圆孔,通过圆孔把冰雹颗粒送达地面,只要在下面用器皿接住就可以了。梁简文帝在《谢敕赉铜供造善觉寺塔露盘启》中说:“甘露入盘,足称天酒。”(《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三国文
》)如果不是这个结构,则二十丈高的甘露盘中虽有天酒,亦不可得而饮。事实上甘露并不是引的,而是餐的。汉代张衡的《西京赋》曰:“于是采少君之端信庶栾大之贞固。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美往昔之松乔,要羡门乎天路。想升龙于鼎湖,岂时俗之足慕。”这一段讲的全是 汉武帝 希望长生不老、成仙升天的事。这里的“清露”不必解释为清清的露水,因为冰也可以用“清”来形容,“清露”其实就是固体的甘露,下文的“琼锐”也指的是甘露。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物体,是写赋时句法上的需要,由于甘露太大,不易咀嚼,所以要“屑琼蕊”,“屑”在这里作动词用,就是把甘露敲碎,再“朝餐”,就相当于现代的刨冰。古人可能认为若等甘露化为水,仙气便少了,使人长生和治病的效果也就差了。所以古人是“餐”甘露,而非饮甘露。如果像《三辅故事》的作者那样,把以上两句理解成以甘露和玉屑饮之,岂不荒谬透顶?
由于天降冰雹颗粒的几率很小,六朝时便把凝结于树木枝叶上的冰珠也称为甘露。“覆舟山及蒋山柏林,冬月常多采醴后主以为甘露之瑞”(《南史卷十》)。这“采醴”指的就是柏树上结的冰花或冰珠。《续晋阳秋》曰:“隋郡上甘露,降摄阳县,垂木露凝十余里。”(《初学记.卷第二.露第五》)这里的“凝”应当是水结成冰的意思如果是凝成水珠,那是普天下皆然,非直十余里。关于这一点有曹植的《魏德论》可以作证,其中有云:“甘露以降,蜜淳冰凝。”(同上)隋朝的江总在《咏采甘露应诏诗》中,把树木枝条上挂着冰珠的景象写得很美:“祥露晓氛氲,上林朝晃朗。千行珠树出,万叶琼枝长。”(同上)在这冰清玉洁的世界里采甘露,就仿佛置身仙境一般。另外,卢思道的《在齐为百官贺甘露表》有“飞甘洒润,玉散珠连”(同上),从中也可以看出由树木枝叶上的雾气雨滴而凝结成冰花、冰珠的过程。把这个过程记述的最为清楚、明白的,当推南朝沈约的《谢赐甘露启》,启曰:“约言,左右徐俨宣敕,垂赐法音寺松叶上甘露。臣往年经见,不过沾条而已”,这最后一句是说,往年法音寺松叶上的水气较少,“时或凝结,才若轻雾”,因此,只凝结成像雾一样轻薄的冰花;“未有珠聚玉连,光灿若是”(同上),没有像今年这样大的雾气雨滴,所以凝结成了光灿灿的大冰珠,也就是 皇帝 赐给他的甘露。树木枝叶上结冰花或冰珠、冰挂,现代气象学上称为雾凇或雨凇,六朝人所谓的甘露,实际上大多指的是雨凇的冰珠。
至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甘露的由来有两个途径,一是自天而降的冰雹颗粒,二是树上结的雨凇的冰珠,生成的途径不同,状态却只有一个,即他们都是固体。无论是自天而降的冰雹颗粒,还是雨凇的冰珠,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即在局部的区域内降下或生成,由方圆十数里到数十里、数百里不等。降鱼的地域性没有这样明显露水则完全无此特征。
由此可见,汉唐人所谓的甘露指的是冰雹颗粒或鱼凇的冰珠,而非雨或雾,是固体而非液体。前年之后,由于历史文献记载不确切,致使歧义丛生,人们已无法知晓甘露为何物,只好望文生义,既称甘露,便应是露水,如此似使而非。另外,古人对甘露的迷信以及历史上关于甘露可饮的记载,都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从而掩盖了甘露是由固体转化为液体这一事实真相,增加了人们正确认识甘露一词的难度。《辞源》、《辞海》乃天下文字仪则,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者也,有责任和义务纠正这一由前人造成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