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戈
炎黄子孙虽是同文同种,都是黑发黄肤,但在海外有机会深入接触时,也会感到彼此的不同,正如武侠小说中,各大门派壁垒森严,武功招数、师承规矩各有不同。有人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肤浅地认为大陆人都是无神论*党员,台湾人都是暴发户财大气粗。以下就台湾人的特性,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俾使读者在海外有机会与台湾人相处时,因著彼此互相了解,减少可能的误会。
从传统到现代
台湾人主要由闽南人和客家人(大多二,三百年前来台),外省人(1949年来台)及原住民(共九族,原住山地)组成,文化背景的横向差异很大。同时,依年龄层来说,也可分成老中青三代,分别为传统型,现代型与後现代型,其纵向差异也不小。其中,从传统型到现代型,台湾社会受到了相当的震荡。
从“简朴主义”到“消费主义”
传统型的台湾人极为简朴,由於老一辈多生长於物质缺乏的年代,养成吃苦耐劳、省吃俭用的美德。直到今天,许多人虽然家财万贯,还是克勤克俭、工作勤奋地度日,从不知休息度假为何物。
现代型的台湾人则注重消费--因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传媒电视带进五光十色的花花物质世界。於是乎人欲横流,衣食住行,无不争奇斗艳,考究新奇。这股虚华的消费旋风遍吹台湾,以至各种世界级的名牌用品在台湾都极度畅销。只可惜生活的“痛苦指数”还是居高不下。
在这种从“简朴”迈向“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可在海外见到早期台湾留学生的克难吃苦,与近年来海外旅游,购物“血拼”(Shopping)的台湾观光客与小游学生,有著强烈的对比。
从“权威主义”到“多元主义”br传统型台湾人有典型的权威型人格,甚受传统中国、日本文化与阶级伦理之影响。上自政府衙门,下至学校家庭,三纲五伦,长幼有序,先後尊卑,分得清清楚楚,不能逾越,要反抗或改变也非常困难。
现代、後现代型台湾人反抗权威,倾向多元化百家争鸣的声音,由国会议事殿堂上的打架作秀(Show),竞选时的百花齐放可以看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士大夫观念,也被“行行出状元”的风潮取代,大、中学联考的改变与留学风潮的转变都是例证。
在这种一元化的权威,变成多元化的相对价值的过程中,可看到许多老一代的LKK(从台语而来,大概意为“冥顽不灵的老朽”)心情“郁卒”。许多人在多元化的大千世界之中不知何去何从,而选择了“水往低处流”的恶质文化,迷失了人性与方向,实在成为未来的隐忧。
从“家族主义”到“个人主义”
传统台湾人重视家族意识过於国家意识,可以从省籍情结,地方派系对立,甚至商场文化中的家族企业等看得出来。个人的价值依其在家族中的身份与关系而定位,为了家族的传统、面子与荣誉,个人的牺牲算不了什麽。
随著传统社会的转变,大家庭纷纷解组,而近年来离婚率上涨,失婚率不下,许多家庭名存实亡,近年来的单身、单亲、“内在美”、“空中飞人”等现象有增无减。人与人之间有代沟隔阂,求人不如求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然造成了个人主义在现代型台湾人中的兴起。
由重视家族伦理转变到个人本位,许多传统的道德价值就受到考验,新的行为准则与人际规则有待形成与建立。在这个转变的夹缝中,家庭对个人的限制与保护同时减少,给台湾的社会带来了许多的不稳定。
从“新人类”到“新新人类”
台湾最年轻的一代与传统、现代型的人又有著不同,一般人认为他们往往自我中心,不信任团体或组织,只注重个人成就与兴趣。而且每隔十年又形成新的一代。
电脑资讯时代的来临,更形成他们特立独行的风格,网路上的虚拟实境,更造成了他们隐藏与疏离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