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节日多,可以说是澳门的一个特点。澳门人既过中国传统的节日,也过西方的一些节日,其中最热闹的要数中国的传统节日农历春节。
距春节半个月的农历腊月十六,澳门人称为“小过年”,从这天起,人们便开始为过年作准备,要“祭灶”、“扫年”、办年货、做节日食品等,各家各户忙得不亦乐乎。
“祭灶”,即祭撛钌駭,送灶王爷上天奏事。在祭灶供品中,甘蔗是一定要有的,据说是为了“甜嘴”,让灶王爷上天为自己家说好话;还要供奉被切成一段一段的稻草,这是马的饲料,因为据说灶王爷是骑马的,骑马就一定要喂马,喂马就一定要马料--澳门百姓想得真周到。
“扫年”是过年之前的大扫除,象征“除旧迎新”。在“扫年”当中,把家里一些陈旧无用之物扔掉,象征把“晦气”赶跑了,来年大吉大利。
农历除夕之夜,各家都要吃“团圆饭”,出门在外的家人都要尽量赶回家团聚。如果有人在外确实难以回家,在吃团圆饭时,家人也要给其留出一个位置,摆放一付碗筷,犹如其在座一般。
大年初一,待新年的钟声一响,人们就纷纷赶往妈祖阁等寺庙,以争烧“头柱香”。之后,还不忘顺便点上一支“长寿香”带回家,象征神气到家,万事如意。早晨,各家吃汤圆、年糕,象征家事圆满,家人步步高升。午饭后,全家外出兜风、拜年。
澳门居民过年期间,还有一些禁忌,如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不然会扫走"财气";如果非扫地不可的话,也要由外向内扫,以象征聚财--这一点与中国内地许多地方的民俗是一样的。
近年来,每逢农历历春节,澳门还举行一连串贺岁活动,有粤曲演唱、戏剧表演、音乐会、展览会、武术表演、花车巡游、舞狮子、玩龙灯等,以烘托新年气氛。
农历四月五日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拜祖先、悼念已故亲人的节日,澳门华人极重视这一天。为在这一天在祖先灵位或故人坟前献上一柱香以表怀念,不少澳门华人不惜远行,赶回中国内地老家。因此每年清明期间往返于中国内地与澳门的航线,总是客源如潮。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约前339-约前278)的民间节日,按习俗,这一天要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期间,全澳门粽子飘香,许多酒楼都各展风采,特制粽子出售。此外,澳门的龙舟竞赛也如火如荼,享誉东南亚。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体现家人团聚的节日。中秋之夜,澳门家家户户团聚赏月,吃月饼,许多家庭还自制汤圆,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除上述中国传统的节日外,西方的一些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复活节、弥撒、圣母像游行等节日,澳门人也过得有声有色。
澳门的婚俗也兼有中西文化的色彩。澳门人的结婚仪式大致有两种:一是按照中国传统的形式,新郎要到新娘家“迎亲”;一是按照西方的形式,夫妻要进教堂。澳门土生葡人,有的进教堂举行西式婚礼,有的则中西式兼用--婚礼当日,早晨先到教堂举行西式婚礼,接着新郎带着新娘乘花车到路环岛兜风,之后,把新娘送回娘家;午饭后,新娘将白色婚纱换下,换上中式礼服,新郎则穿上中式服装出门把新娘接回家,并在自家的厅堂里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礼毕之后,新婚夫妻乘车去酒楼再举行一个中式的婚宴。可谓其乐融融,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