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珂与其发现的石狮。
12月18日上午,当再次走进大唐帝陵故土的时候,年近七旬的李兰珂老人感慨万分。这位已经退休的文保所长,经过20多年的不懈研究和寻求,李唐祖籍之争最终以认定邢台隆尧而尘埃落定。
遗迹:隆尧有唐朝两帝皇陵
邢台隆尧县城正南6公里的魏庄镇王尹村北200米处,有唐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共茔,合称“大唐帝陵”,简称唐陵。陵东原有附属建筑光业寺,今已不存,只有“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通存于隆尧县碑刻馆。
隆尧唐陵经历千年沧桑巨变,整个陵区现在成为一片比周围地面低一至二米的洼地,封土早已不存,也看不到围墙、阙门等建筑遗迹,原陵区面积不详。按照史书记载,该陵区有石柱一对,石飞马(翼马)一对,石鞍马(仗马)两对,石狮一对。
李兰珂告诉记者,隆尧唐陵石刻,是我省唯一一套初唐皇家陵墓雕刻,可与陕西关中唐诸帝陵、河南恭陵的同类雕刻遥相媲美,弥足珍贵。
光业寺在唐陵正东偏南500米处,十年动乱时期,造像全部被砸毁埋掉,原有的20余通碑刻小部分被破坏,大部分被用作房基石。现在,寺院遗址已成耕地,地表一无所存。“光业寺碑”是该寺幸存的唯一一通唐代碑刻,原来连座通高5.5米以上,座已毁灭。县文保所成立后,几经周折,终于把其中破坏的11块找到移入所内,如今,尚有碑额左侧一块下落不明。
近年来,李兰珂与曹隆政(隆尧县原政协主席),率先以“光业寺碑”碑文为研究课题,将现在缺失500多字的碑文,结合百年前的原碑拓片,增补整理,剪辑成帖;对碑文逐字逐句进行注释、解读和点评;考证列举了唐祖陵大事年表,转载了北大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对“光业寺碑”碑文的译文。
考证:隆尧即李唐祖籍
已故著名史学家陈寅恪40多年前在其论著中,以隆尧唐陵和“光业寺碑”碑文为主要依据,参证其他史籍,去伪存真,独探真源,得出隆尧唐陵所在地即李唐祖籍的结论。该论断在李兰珂和曹隆政两人努力下,探寻古文记载,补充文物古迹,进一步证明了陈寅恪先生的论断。
12月18日上午,隆尧县李唐故里文化研究会与中华李氏宗亲联谊会成立,两个由民间民族文化爱好者自行组织的社会团体,将在推动李氏文化研究方面大有作为。(记者张会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