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与新罗的交往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渤海的南邻是朝鲜半岛上的新罗,渤海与新罗的交往,也是受其*军事形势制约的。

渤海在政权建立之初,其南部的领居新罗早已统一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并在不断北进以扩大其领土,一度与唐朝的关系很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大祚荣为了同唐朝对抗,并为了延缓新罗的北进,不得不主动靠近新罗。随着渤海势力的发展及新罗与唐朝关系的好转,渤海与新罗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在大武艺称王后,渤海早已不把新罗放在眼里,新罗也与唐朝站在一起对付渤海。在大武艺与唐发生武装冲突时,新罗完全站在了唐朝一边,与唐兵配合,夹攻渤海。只是由于气候的原因,“大雪丈余,山路阻隘,士卒死者过半,无功而返”唐朝对新罗的行动大加表彰,从此后,新罗与唐朝的配合更加紧密,对渤海更加敌视,形成了对峙局面。

在大仁秀即位后,渤海势力有了进一步增长,其“南定新罗”,很显然是大仁秀采取了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使新罗采取了守势,稳定了渤海的南部边境。后来,又发生了渤海与新罗双方在唐廷“争长”事件及后来的争贡名次的风波,足见两方面的矛盾一直没得到缓解。

有趣味的“争长”事件发生在896年(大玮瑎三年),渤海王子大封裔至唐进献朝拜,时值新罗使臣亦在长安。按照惯例,在朝廷的朝会座次上,新罗使臣的位置居于渤海使臣之前。但在此次,渤海王子却提出要求:渤海强盛,席位应居上;新罗国小势衰,应居下。而新罗据理力争:新罗是唐朝的旧藩,关系一向很好,应居上。双方争执不下,朝臣也相议不决,最后昭宗本人裁决,新罗使臣仍居上位。在906年,还发生了因渤海与新罗人共为同榜进士谁排名在前的争执。这些都表明了渤海与新罗关系的紧张状态。

到了十世纪初,面对契丹人的强大威胁,渤海方面主动同新罗进行和解,,“阴与新罗诸国结援”,以图联手对付契丹。但这只是一个梦想,新罗当时正陷入内乱,哪有心思去援助昔日的敌人。新罗利用渤海的危难之际,一面敷衍渤海,“支持”渤海与契丹以死相拼,一面暗地里向契丹送礼,迎合契丹的意图。尤为渤海人愤懑的是,新罗落井下石,在契丹人围攻渤海首都上京时,竟派兵参加攻打,并以有功得到了契丹的赏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