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家庭观念极重,一家之人不可住得太分散,住在一起可保持感情又可及时互助。自西周创立宗法制和井田制以来,受其影响,庭院式建筑应运而生,民间俗称为“四合院”。
1976年,在陕西歧山的凤雏村发现西周早期的太庙遗址。这个遗址,南北长46米,东西宽23.5米,面积约1500平方米。该遗址的房屋坐北朝南,对称严密,有厅房、正房、耳房和厢房。厅房,前后开门窗,一可做过厅,供穿行之用;二可做客厅,供贵宾居住,另外,家族重大的祭祖活动均在此举行。厅房设在北侧。正房,即上房,位于全宅中轴线最后的位置,供主人居住。耳房,一般在正房两侧,较正房低,左右对称,因犹如人头与两耳的关系,故名耳房。耳房一般供小姐居住,故又称“闺房”。厢房,位于正房之前,左右对称可开拉院子的宽度。古人以左为上,故东厢房地位最高。“房东”、“东道主”、“东家”概念的产生均与之有关系。
凤雏村太庙遗址,在某种意义上可算是“中国第一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