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日暖玉生烟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古都西安东南之蓝田县,历史上曾以出产美玉而闻名于世。蓝田玉和新疆和田玉、辽宁

岫岩玉、浙江良渚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玉,“石之美者”也。先民在和大自然的接

触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把握了玉石的某些物理特征,并根据自己的文化观念,赋于了这些特

征以独特的社会含义。他们认为玉石象征了人类的五种美德:温润代表“仁”,纹理代表“

义”,声可及远代表“智”,坚代表“勇”,锋锐而不甚代表着处事有度。因此,一件质地

上乘的玉器,往往价值连城。蓝田玉质地坚硬(莫氏硬度为5.5~7度),光泽温润、纹理

细密,其色彩有翡翠绿、羊脂白、天青、上黄和赭红,而以青绿为主。

蓝田玉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历史极早,可以说是中国玉文化的源头。据蓝田文刘坡仰韶

——龙山文化遗址发现,远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滋水(今灞河)流域制作出了玉戈、玉壁等器物。后来,商、周、秦、汉、唐各代逐渐扩大了对蓝田玉的采掘规模。史书记载,秦始皇得到了一块蓝田水苍玉,制为传国玉玺,命良工刻鱼虫鹤蟮蛟龙于其上,状为八面正方螭纽,李斯篆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从此蓝田玉的美名遍传遐迩。

到了汉代,蓝田玉的使用更为普遍。汉乐府《羽林郎》描写的胡女的妆饰,以“头上蓝

田王,耳后大秦珠”来形容其华贵无比。汉武帝茂陵的寝宫里,选用蓝田玉作为大玉铺首。

蓝田泄湖乡薛家河发掘的汉代长公主墓中,有用蓝田玉制作的铜缕玉衣。李后乡新庄村出土

有汉代玉*(左王右含)……,这都说说明蓝田玉器早在两千年前,已为贵族所大量享用,并

用来显示他们的社会地位。

晶莹剔透的美王,也引发了古人的遐想,认为它必定是天地(阴阳)的精魄,食之可以

长生。明隆庆五年的《蓝田县志》就有这样的记载:“李预为冯翊太守,每羡古人餐玉之法

,居蓝田山中,掘得环壁杂器者百余枚,颇有粗黑者皆光润可玩。预乃推七十枚为屑,日服

食之,余多惠人。后预及闻者更求玉于故处,皆无所见。”

到了唐代,蓝田玉的开发达到鼎盛。蓝田美玉被朝廷列为地方贡品,王公权贵用蓝田美

玉装饰冠冕、朝服、钗环首饰和刀剑鞘柄。用途最厂的当推为玉带和玉步摇。《新唐书·车

服》记载了当时玉带的品式和使用制度,显示了等级的森严。玉步摇用蓝田绿玉镶金打制而

成,为后妃贵人的宠物。此外,蓝田玉还被制成乐器,《杨贵妃外传》载:“太真善击磬,

上令采蓝田绿玉制成一磬,备极工巧”。

正因为唐人对蓝田玉的大量使用和倍加珍爱,所以流传下来大量吟咏蓝田玉的诗文,如

杜甫的《蓝田九日崔氏庄》:“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塞。”李商隐的《锦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白居易的《游悟真寺》:“卞和死已久,良玉多弃

捐。或时泄光彩,夜与星月连。”至于韦应物的《采玉行》和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则深

刻地反映了由于统治者对蓝田玉的大量要求,给采玉的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由于皇室和达官显贵的贪婪,蓝溪玉被长年无休止地开采,唐末玉源已竭。五代战乱频

仍,关中残破,随着全国-中心的东移,蓝田玉也逐渐湮没。

明清以后,蓝田玉虽又逐渐问世,但因质地粗糙,行销不远。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蓝田人民为了振兴经济,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使得

蓝田玉重新焕发出了奇异的光彩。如今,在距蓝田县城南 30公里的玉川乡、红星乡,三山

九沟的山民们家家采玉,户户琢玉。磨玉的清脆之声,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继县办玉石厂

和农民企业家王志忠的美玉工艺厂之后,在蓝关镇、汤峪镇、玉山镇、焦岱镇、华胥乡等地

,又有百余家个体或集体玉厂建成,开发出千余种玉雕产品,并远销港、澳、台、加拿大、

日本、新加坡、美国、西德、独联体、韩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奥地利等国和地区,不少

王雕珍品被行家所收藏。

蓝田玉为什么会空前走俏,赢得越来越多的青睬?首先在于它所具备的可以被人目之为

美的那些自然特性。根据现代科学鉴定:蓝田玉属角闪石族矿物质,其矿石成份构成有:蛇

纹化大理石、带云母状闪亮斑点透闪石、橄榄石、绿松石、辉绿石、水镁石等多种矿物质;

其化学成份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钙、铜、三氧化二铁、石墨及微

量元素铬、镍等。天然的蓝田玉不仅彩翠交映,滑润如脂,而且凭借造化之功,在玉面上天

然构成了千姿百态、虚实相生的自然景观,有的如苍松逶迤,流云飞瀑;有的如红梅闹春,

牡丹竞放;有的如熊猫噬竹、猛虎啸谷;有的如百鸟朝凤、龙吟鹤鸣;有的似泼墨,有的如

凝脂;有的绿似翡翠,有的黄似纯金。再加上工艺设计师和玉雕工人们的精心创作,生产出

了一系列玉雕珍品。如花熏楼、秦代玉玺、八仙过海、七贤出差、玉皇大帝、菩萨捧珠、丝

路花雨、十八罗汉、八音速奏、镶玉屏风、麒麟梅鹿,威狮猛虎、九尾龟砚等。巨雕高达2~4米,微雕小如手指,连环雕立意新奇,构思绝妙,使外商赞不绝口,产品畅销空前。

蓝田玉之所以被人喜爱,还在于它的制品能够应合、显示、承载、寄托人类审美心理的

文化品性。人们认为蓝田玉是宇宙精华凝聚而成,与天地神灵相通,可避邪、可防腐,比金

子更责,即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帝王用之以示受命于天,君子佩之以示品德高尚。蓝

田民间有“玉能代主而碎”(主人有灾玉自碎而示警)的传说,固然失于荒诞,但蓝田人爱

玉惜玉敬玉之心,已跃然纸上了。

蓝田玉矿埋藏丰富,地勘资料表明,总蕴藏量在100万立方米以上。可供开采者达30万

立方米,还有她的姊妹矿橄榄岩、大理石、花岗岩等藏量更丰,成为蓝田得天独厚的石材资

源。

随着经济开发,关贸协定的建立,蓝田美玉也必然会改变其昔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

形象,在商品市场中重现异彩,因其“丽质难弃”而成为“回头一笑百媚生”的天生尤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