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驱逐舰
――初春级 (1933-1935)
【舰????史】
????建造“初春”级驱逐舰的目的是要在《伦敦条约》的限制下的舰体上以最大的可能性安装武备,故该级亦称条约型。
有初春、子ノ日、若叶、初霜、有明、夕暮6舰。具有较强的反潜能力和强大的鱼雷攻击力,以鱼雷为主体的攻击武器。
????初春、子ノ日、若叶、初霜四舰开战时编入第1水雷战队,旗舰为轻巡洋舰阿武隈号,参与了珍珠港、中途岛等历次大战。
完成6艘:初春(Hatsuharu)、有明(Ariake)、初霜(Hatsushimo)
子ノ日(Nenohi)、若叶(Wakaba)、夕暮(Yugure)
二 战中的初春级(条约型)
舰名 拉丁名 下水 备注 j @gm(Mt v
初春 )H"I9qKS+PM'F;{2}
はつはる Hatsuharu 1933.2.27 1944.11.13在马尼拉湾被美舰载机炸沉
子の日
ねのひ Nenohi 1932.12.22 1942.7.4在Agattu岛被美潜艇“海神”号(USS Triton SS201)击沉 "Jk Y7D*H3n {%WMWF
若?~(若叶) ~DY?1T
わかば Wakaba 1934.3.18 1944.10.24在莱特湾海战中被美舰载机炸沉
初霜 k'x5R+g+y]0a
はつしも Hatsushimo 1933.11.4 1945.7.30在Maizuro西北触雷沉没
有明
ありあけ Ariake 1934.9.23 1943.7.27在格洛斯特角搁浅,次日被美机炸毁 Rf0^X%w%O6P ~
夕暮
ゆうぐれ(ゆふぐれ) Yugure 1934.5.6 1943.7.20在Choiseul以南被美机炸沉 J_G b {G@dhS
“初春”级驱逐舰建成时两门双联主炮分别位于舰首的A炮位和舰尾的Y炮位,一门单管主炮则位于舰首的B炮位,这是当时日本唯一一种具有舰首高位火炮的驱逐舰。然而不久B炮位的这门单管主炮被移至舰尾X炮位,这样一来,“初春”级与当时其他级别的驱逐舰有了一样的格局。为了这门主炮的移动,最后面的那一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不得不被拆除,该级的鱼雷管遂减为6具。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对该级驱逐舰的舰体和上层建筑进行补强,改装完成后标准排水量增加到1715吨,航速降为33.5节。
1942―43年,大部分“初春”级驱逐舰拆除X主炮塔并改为6座25毫米防空炮,另加装25毫米防空炮4座和12.7毫米高射炮2座,舰尾的布雷与扫雷具被移除,改为4座深水炸弹投掷器。1944年25毫米防空炮增至13―21座,12.7毫米高射炮增至4座。
【性能诸元】
完成年代
1933-1935年
尺寸
359'3" x 32'9" x 9'11"
排 水 量
1,802吨
主炮
双联装127mm炮2座,单装127mm炮一座
鱼雷
24英寸(610mm)三连装发射管3座,36 DCs
高炮
双联装25mm高炮1座,后增至21门25mm防空高炮,4挺13mm高射机枪
舰员
200人
最大航速
33节